

肝脏,被称为“沉默的器官”,一旦出现问题,往往已是“晚期”。近年来,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隐匿性肝病被提前发现,而肝功能检查中的4项关键指标,正是识别肝癌早期的“侦察兵”。根据哈佛医学院与北京协和医院联合发布的一项研究成果显示,在肝功能检查中,如果以下4项指标出现异常,可能提示肝细胞已发生癌变的风险,值得高度警惕。这些指标分别是: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甲胎蛋白(AFP)、γ-谷氨酰转移酶(GGT)。

这不是危言耸听,而是数以万计临床病例的真实总结,拯救生命的关键,往往就隐藏在这些“看似普通”的数字背后。
指标异常:不是小问题,而是大信号
肝功能检查就像“照妖镜”,能提前揭示肝脏的健康状况。尤其是上述四项指标,它们就像“肝脏的警报器”,一旦响起,不能当耳旁风。谷丙转氨酶(ALT)是反映肝细胞受损最敏感的指标。如果ALT升高,说明肝细胞可能正在“呼救”。
谷草转氨酶(AST)升高时,往往提示肝细胞损伤较严重,甚至可能有肝硬化或肝癌的风险。尤其是当ALT和AST同时升高,且AST/ALT比值大于1时,风险更大。甲胎蛋白(AFP)是检测肝癌的重要肿瘤标志物。健康成人AFP应该极低,若持续升高,尤其超过400微克/升以上,就需要高度警惕,可能是肝癌的早期信号。γ-谷氨酰转移酶(GGT)虽不是肝癌的特异性指标,但它的升高往往提示肝胆系统有异常,特别是在长期饮酒或脂肪肝患者中,GGT升高是一个“隐形雷”。

不少患者误以为这些只是“小指标”,但正如中医所言:“未病先防,治未病。”这四项指标就像“天窗漏雨”,早处理即是修补,晚处理就有可能是“屋毁人亡”。
真实案例:一份体检报告,拦住了肝癌的脚步
某三甲医院肝病科主任曾分享过这样一个真实案例。一位52岁的男性工程师,常年加班应酬,饮酒不断。自觉身体无恙,每年体检只是“走个过场”。直到某次单位组织的年度体检中,报告显示:ALT68U/L,AST75U/L,AFP412μg/L,GGT135U/L。

为何“肝病三部曲”常被忽视?
从脂肪肝→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癌往往走的是“温水煮青蛙”的路线。
大部分肝癌患者早期无明显症状,可能只是偶尔疲倦、消化不良,容易被误认为是“上火”或者“累的”;中国是乙肝高发国家,据国家卫健委公布,现有乙肝慢性感染者超8000万人,而慢性乙肝是肝癌最主要的高危因素之一。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患者对体检报告一知半解,甚至根本不看某些项目。就像有人买车不看发动机警示灯,等到车坏了才知道问题有多严重。
关注肝脏健康,从这几点做起


第四,规范治疗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病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稳定控制病情,避免肝脏负担加重。第五,做好疫苗预防。乙肝疫苗是预防肝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未感染乙肝的人群,应主动接种乙肝疫苗。正所谓:“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肝脏是健康的根基。”肝脏一旦出问题,就像大坝出现裂缝,不补救,就可能酿成大祸。
医生的社会责任:让健康成为生活方式


如果说体检是预防的盾牌,那么健康生活方式就是“免疫的铠甲”。保持良好作息、健康饮食、规律运动、定期体检,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习惯,才是真正的“长寿密码”。正如老话说得好:“小洞不补,大洞吃苦。”肝功能四项指标,就是身体给出的“早补提示”,别让“看不见的问题”,成为“无法挽回的结果”。
参考文献
[1]陈力,王蒙,李鹏.甲胎蛋白在原发性肝癌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中华肝脏病杂志,2024,32(03):215-219.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3年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调查报告.2024.
[3]张志强,周丽君.谷丙转氨酶与肝功能损伤的临床关系分析.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23,43(08):720-724.
本文为健康知识科普,结合权威资料和个人观点撰写,部分情节为方便表达和阅读理解进行了适当虚构与润色,内容仅供参考,不能替代医生诊断。如感不适,请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