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日,珠海航展开幕。北方工业展台上,展出了全新的NAR模块化枪族,引起广泛关注。下面本堂主就对该枪做个简单的解读。
NAR枪族由三种口径组成,5.56×45、7.62×39、7.62×51,包括了两种北约一种华约弹药,明显是针对外贸研发的。每种口径都有战斗步枪(基本型),突击步枪(短枪管型),精确步枪(半自动狙击步枪),班用机枪。可能是考虑到弹药的性能,7.62×39没有精确步枪。
这样的才是狙击步枪
值得注意的是,这是国内军工企业首次提出“精确步枪”概念,以往,都把这种步枪划归到狙击步枪。其实,这种步枪在国外都称为“精确射手步枪”,是步兵班特等射手使用的,与栓动狙击步枪有很大差距。这也是国内近年来一直把“26万”称为高精度狙击步枪的原因,国内叫狙击步枪的太多太滥,像85狙这样连“精确步枪”的标准都没达到的,居然能顶个狙击步枪的名头“招摇撞骗”这么多年。
活塞短行程自动原理,活塞-枪管为一个部件
不管网友吐槽该枪做工如何差,上面的铭文有错误,等等,本堂主要说的是,这是展示样枪,实枪跟这个还是有很大差距的。目前这个阶段不会有加工精美的样枪出现,因为不值得。美国企业在此阶段都是3D打印复合材料部件,其他的都是挪用现有型号部件。
本堂主提醒大家注意的是,该枪疑似马盖普、雷明顿联合研发的ACR步枪,其枪管、活塞组件可以快速更换,这个显然是巨大的进步。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不要整天闷在小黑屋里琢磨“自主创新”。请国内那些大老爷,睁开眼睛看看世界轻武器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了,造支步枪还要有民族特色,开玩笑呢吧!
7.62×39班用机枪
班用机枪都采用加长的重型枪管,也就是国外经常说的重枪管步枪。本堂主在《理想步枪之我见》一文中已经提过,“班用机枪的角色,其实普通重型枪管的步枪就可以客串”。配备大容量弹匣或弹鼓之后,可以提供短时间的密集火力支援。但真正可靠的班组支援火力,还要看弹链供弹、可速换枪管的通用机枪(5.8或8.6mm)。
ACR步枪的枪管、上机匣、扳机组、护木、枪托都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任意组合。相信作为廉价山寨版的NAR也可以达到这样的水平,但考虑到“廉价”这个问题,NAR还是做了很多妥协。比如简单的枪托,只能右手操作的快慢机。还有机匣顶部整体的皮卡丁尼导轨,ACR设计为整体构造,而NAR将前面整合到护木上,显然也是成本方面的考虑。
前护木两侧和底部采用“钥匙孔(keymod)”接口,以减轻整体重量。在使用配件时,可以额外安装皮卡丁尼导轨,也可以直接安装适配“钥匙孔”接口的各种配件。该枪没有安装固定机械瞄准具,而是采用可拆卸的折叠觇孔准星,看来平时主要以使用光学瞄准镜为主。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射击精度,还可以大幅降低训练成本。
注意快慢机的标识,表面上看跟AR使用的90°快慢机相同,但是左侧为“1”单发,上方为“A”连发,右侧为“S”保险。说明了什么?在保险状态下,快慢机先调到“连发”,再调到“单发”。这跟AR完全不同,却与AK相同。在突然遭遇伏击时,士兵打开步枪保险,首先就是连发,可以快速压制敌人火力,这是卡拉什尼科夫步枪的精髓所在。
7.62×39战斗步枪,现在打好枪也要有文化
目前该枪通过的是外贸军标,主要针对外国用户,但是,如果想发挥该枪真正威力,找非洲黑蜀黍恐怕真的不行。至少应该有点文化吧。国家靶场很多测试环节说白了就是为AK这样的活塞长行程步枪定制的,完全超过了日常使用的标准,需要更新换代了。要不,什么好枪也通过不了。
7.62×39突击步枪(短步枪)
北方工业的想法有点“曲线救国”的意思,通过外贸收集用户意见,甚至是战场反馈,再对产品加以改进,进而装备中国军队。这方面PLZ45自行榴弹炮就是很好的例子,通过外国用户的反馈,才知道“人机功效”有多么重要,继而提高中国05式自行榴弹炮的设计水平。
在做好自己产品的同时,顺便摸了一下某些大老爷的脸。疼不?
本文来自腾讯新闻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腾讯新闻的观点和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