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内蒙人,去了趟福建武夷山,忍不住想说说,武夷山给我的5个印象。
头一回听说武夷山还是在电视上,那时候就觉得这地方名字挺特别。
我们内蒙草原一望无际,山都是光秃秃的,听说南方山清水秀,一直想亲眼看看。
这次终于逮着机会,跟几个老哥们儿凑了个旅行团,一路从呼和浩特飞到了福建。
下飞机第一感觉就是湿热,跟内蒙干爽的天气完全两码事。

导游说武夷山是丹霞地貌,我压根不懂啥叫丹霞,就觉得那山红彤彤的,跟烤羊肉串的炭火似的。
坐大巴往景区走,满眼都是绿,树啊草啊密得插不进脚,我们那儿草原虽然也绿,可没这么密密麻麻的。
第一个印象就是水多。
九曲溪那个水啊,清得能看见底下的石头,我蹲下去撩了一把,凉丝丝的。
竹筏漂流的师傅撑船特别溜,一边撑一边讲笑话,说这水泡茶最好喝。

我们内蒙喝水都带沙子味儿,这儿的水直接喝都是甜的。
溪两边全是茶树,整整齐齐的,像给山围了条绿腰带。
第二个印象是山长得怪。
天游峰从底下往上看,跟刀削的一样,台阶陡得我腿肚子直转筋。
爬到半山腰有个亭子,往下看九曲溪弯弯曲曲的,跟草原上牛羊踩出来的小路似的。

最绝的是晒布岩,一整块石头光溜溜的,真像谁家晾了块大床单。
我们那儿也有山,可都是圆头圆脑的,哪见过这么稀奇古怪的造型。
第三个印象是茶叶香。
走到哪儿都能看见茶农背着小篓子采茶,手法快得跟鸡啄米似的。
我在茶庄学着泡大红袍,那茶汤金黄金黄的,喝下去喉咙里像有股暖流。

老板说真正的好茶能泡七八遍,我想起我们内蒙的奶茶,一锅砖茶煮到发黑还舍不得倒。
晚上住在民宿,连枕头芯里都塞着茶梗,翻个身都是茶香味儿。
第四个印象是菜太淡。
第一顿饭点了当地特色岚谷熏鹅,吃着像没放盐,赶紧跟服务员要了碟辣椒酱。
还有那个朱子孝母饼,甜不甜咸不咸的,不如我们内蒙的奶嚼口带劲。

不过莲子炖蛋倒是好吃,嫩滑嫩滑的,我一口气吃了两碗。
后来学乖了,点菜都嘱咐厨师多放辣,结果端上来的菜顶多算"微微辣"。
第五个印象是当地人实在。
卖茶叶的大姐看我犹豫,直接掰了半块茶饼让我白拿回去尝。
问路的时候,有个老爷爷放下手里的锄头,领着我们走了二里地。

在景区买矿泉水,价格跟外面小卖部一个样,这要是在别处早翻倍卖了。
我们内蒙人也豪爽,但南方人这种细致的热乎劲儿还真不一样。
临走那天早上,我特地去看了趟武夷山的日出。
雾气从山谷里慢慢升起来,太阳一照,整座山跟泡在红茶里似的。
想起我们草原的日出,那是万丈金光唰地铺开来,动静可比这儿大得多。

但武夷山就像个温温柔柔的南方姑娘,连太阳都是慢慢悠悠爬起来的。
回内蒙的飞机上,邻座问我武夷山好不好玩。
我说你可一定得去看看,那儿的水会唱歌,山会变戏法,连空气都是茶叶味的。
就是记得多带几包辣酱,要不吃饭总觉着少点儿啥。
这会儿写着写着又馋了,得赶紧煮锅奶茶,就着武夷山带回来的茶点,再咂摸咂摸那儿的滋味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