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洛杉矶国际机场,达美航空DL446航班刚起飞引擎就喷火,半年内第四起事故直接把波音和航空安全送上热搜。
这次波音767带着30吨燃油在天上烧了25分钟还能平安落地,到底是该夸飞行员技术牛还是骂飞机制造商不靠谱?

波音767用的CF6发动机早就是业内老演员了。
查美国航空管理局数据库,过去五年这款发动机至少报过17次火警,吉祥航空今年在浦东机场刹车刹到轮毂发红那次用的也是同款。
更绝的是出事飞机机龄23年,比飞行员职业生涯还长,机翼螺丝都快拧出火星子了。
达美嘴上说着维护到位,转头就让这种古董机接着拉客,真当乘客是小白鼠?

上个月波音刚被爆质检员用宾馆房卡检查787舱门,现在看这操作还挺有企业特色。
民航圈内部流传的维修工单显示,涉事飞机前个月刚做过发动机维护,结果查修记录上就填了句“目测正常”。
地勤拿着时薪22美元工资,凌晨三点摸黑检查精密部件,漏个把隐患也不稀奇。
关键这毛病不是达美独有,美联航去年把CF6发动机金属疲劳预警当垃圾邮件删了的黑历史还热乎着呢。

现在坐飞机跟开盲盒似的,谁都不知道自己会碰上机械故障还是空中惊魂。
有常旅客翻出达美内部文件,发现他们为了压缩成本把A检间隔延长了15%,B检项目直接砍掉三分之一。
专家在国会听证会上拍桌子,说现在航司把飞机当共享单车骑,不骑散架绝不保养。
FAA监管人员平均每人要管87架飞机,检查全靠航司自觉,这种模式下出事不是偶然是必然。

安全返航确实证明现代航空有兜底能力,但次次指望飞行员临场救火迟早要完犊子。
当年DC-10货舱门设计缺陷连摔三架才改,现在波音问题肉眼可见地出在制造端,从787机身材料不合格到737MAX软件漏洞,质量把控跟闹着玩一样。
乘客现在订票前得先查机型查机龄,比选对象都仔细,航空公司还好意思吹安全是最高宗旨?
看看推特上的现场视频,发动机喷出来的火焰都快舔到机翼了,这种画面今年见第三回。

评论区有人算过账,现在民航事故率比五年前高了40%,但机票钱可一分没降。
网友说得扎心:安全演示时提醒我们收小桌板,真着火了小桌板收不收有区别吗?
机械师在Reddit爆料,航司仓库里连备用零件都要三架飞机拼着用,哪天拼不上了就等着上新闻吧。
波音股票今天又跌3%,要真能把股价跌掉的钱拿来搞质检,估计能多雇十个工程师。
现在搞航空的都在押注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听说九月深圳要开行业大会,不知道这些新玩意能不能绕过传统航司这些坑。
反正下次订票得长点心,至少避开服役超过十五年的老飞机,毕竟命比积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