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藏法师解答,学佛皈依后,是否还能继续吃肉喝酒?深入探讨皈依的内涵与修行实践

印藏法师解答,学佛皈依后,是否还能继续吃肉喝酒?深入探讨皈依的内涵与修行实践"/

我们来探讨一下学佛皈依后是否能吃肉喝酒的问题,并从印藏法师的角度来理解“皈依”。
"核心答案:"
从佛教的基本教义,特别是大乘佛教(包括汉传、藏传、南传)的主流观点来看,"皈依三宝后,为了逐步培养慈悲心和断除烦恼,通常建议或逐渐要求信徒减少甚至避免食用肉和饮酒。" 这并非一开始就要求绝对断除,而是鼓励根据自身情况,逐步实践更符合佛法的饮食和生活方式。
"为什么建议不食肉、不饮酒?"
1. "不杀生与慈悲心 (Non-Killing & Compassion):" "肉:" 吃肉直接或间接地涉及到杀生。佛教倡导慈悲,尊重一切生命。杀生会造作杀业,增长嗔恨心。虽然为了生存有时难以完全避免,但皈依后,培养不欲加诸于己者,亦勿加诸于人的心态,自然会引申到对待其他生命上。逐渐减少或停止食用肉,是培养慈悲心的具体实践。 "酒:" 酒会使人失去理智、判断力,容易引发争吵、暴力,甚至导致杀生。它还会让人沉溺于放逸享乐,耽误修行,障碍智慧的增长。
2. "戒律要求 (Vinaya & Pre

相关内容:

刚刚接触佛教的朋友,常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佛教不是清心寡欲吗?不是四大皆空吗?学佛皈依后是不是不能吃肉喝酒了?没结婚的还能恋爱结婚吗?其实,这是对佛门皈依的误解,湖北通城佛教协会会长、通城崇恩寺住持印藏法师曾在《师父来了》栏目中对皈依问题作详细解释,一起来看。

文/印藏法师

皈依过的人都会有皈依证,我们佛教皈依证后面有一段话是弘一大师编纂的。

“皈依者如远行者当归”,就是说外面流浪了很长时间的人,回到了自己的家庭。

“皈依者如子归母”,好比儿子回到母亲的怀抱。

“皈依者迷途当返”,我们处在彷徨、迷乱、恐惧的世界得到安稳,这几句话可以形容我当时皈依的心态。

我第一次拿到皈依证是1998年,那年我18岁,初次皈依,拿到皈依证的我欣喜若狂。

在皈依之前因为我对皈依不是很了解,举行皈依仪式的时候,我也曾经有过害怕,但是庆幸在举行皈依仪式完了之后我的后悔心态并没有增加,而是对佛法的信心更加加强了,更加巩固了对佛法的认识。皈依是一种自我生命的重新解放,自我生命的重新树立,自我生命的重新开始,绝对不是给自己上了一个枷锁,不是说限制我们的一个理由,不是说给自己加上生活的条文。

皈依是为了我们得到更美好的人生的状态,这是皈依的真实意义。

至于说不能喝酒,什么不能做,这个方面我们要看初发心,皈依上面,戒律上面有开遮十犯,往下讲就会引出很长的话题。我们受的五戒里面,酒本身是无罪的。而是喝的人没有节制,喝完醉酒就会作出种种的恶业出来,这个是对不酗酒的定义。

目前来讲作为在家居士如果没有条件,或者工作使然,必须在事业当中有人情往来,我们注意别让自己喝醉,不要伤害自己的身体。在这种前提之下为了礼尚往来这个还是允许的。






发布于 2025-08-04 00:27
收藏
1
上一篇:女网红明星惊现神秘“开光证”,究竟开了何种神奇之光? 下一篇:东林寺皈依之旅,领证感悟,师父开示受益匪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