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痛!我国又一位院士陨落,缅怀瞬间,这张照片中仅剩孤影……

悲痛!我国又一位院士陨落,缅怀瞬间,这张照片中仅剩孤影……"/

听到这样的消息,确实令人非常悲痛和惋惜。院士的离世,不仅是个人和家庭的损失,更是国家和整个学术界的重大损失。
您提到的“这张照片里只剩一人”的描述,常常用来形容一位杰出人物,特别是像院士这样德高望重、桃李满天下的前辈,在其身边长期工作、受其指导或共同奋斗的同事、学生或团队成员相继离世,最终只剩下他/她一人,仿佛见证了辉煌岁月的落幕,画面显得格外孤寂和令人心酸。
每一位院士都是其领域的泰斗,他们的学识、贡献和品格都值得我们尊敬和铭记。他们的离去,留下了难以填补的空白。
请节哀。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这位院士的信息,或者只是想表达哀思,我很乐意提供帮助。

相关内容:

噩耗传来!

据天津大学消息

2025年8月1日

著名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天津大学教授周恒先生安然离世

享年96岁

周恒同志1929年11月20日

出生于上海市

1946年考入北洋大学化工系

后转入水利系

1950年毕业并留校任教至今

1951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

1983年至1993年任天津大学力学系主任

1984年至1986年

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

1986年任天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

199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天津大学在文中称

周恒先生是天大校园里

最犀利、最睿智、最具风骨的

天大先生

他是力学界的传奇

在流体力学稳定性理论、湍流研究等领域

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成果

为我国力学学科的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他是北洋园年资最长的先生

年过90时

周恒还曾骑着单车奔赴办公室

94岁高龄时

他仍在关心教学改革、关注科研动态

经常与学生讨论科学问题

他是流体力学家

研究是“理”

却穷其一生主张理工结合

他倡导科研人员从实际问题提炼科学问题

以研究成果解决技术难题

并推动新技术产生

以理论突破回应国家需求

“在论文中发明一堆理论新词没有意义”

在周恒看来

能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的理论创新

才是过硬的科研成果

“用上了”就是他对成果的最高评价

在周恒的影响下

团队不唯论文,不为拿奖

而是单纯地为了解决科学问题

单纯地做研究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陈杰

2017年加入周恒团队

在她眼中

周恒先生对她的影响

不仅是学术选择上的

还有对待科研的态度上

“遇到一个好导师

会让你走上正确的科研之路

正确不仅是方向的正确

更是价值观的正确”

弥留之际

周恒嘱咐自己的学生

“我病了,已经不能讨论问题了

少来医院,没有意义

多和一线专家联系

他们更了解工程实际情况”

在学术上讲真碰硬的周恒

还总会在新生入校时

偷偷地跑到天大基金会

给北洋励志金捐款资助困难学生

他总是要求保密

觉得捐款让别人知道会不好意思

就这样“偷偷”地

他已经捐了200万

想做的科研已经告一段落

想捐的款也已经捐助到位

8月1日

周恒先生完成了他的“任务”

平静地走了

这张合影里只剩一人......

在天津大学

周恒有两位老友

一位是建筑系教授、

中科院院士彭一刚;

另一位是精密仪器系教授、

中国工程院院士叶声华

2021年

三人相约吃冰激淋的照片

在网络上引发关注

从左到右依次为叶声华院士、彭一刚院士、周恒院士

令人痛心的是

2022年10月23日

彭一刚院士在天津逝世

享年90岁

而如今

随着周恒院士的离去

这张照片里只剩下叶声华院士一人

送别周恒院士

一路走好!

(整理:陈茜)综合:天津大学(通讯员 赵晖 梁绍楠 薛子易)、中青报此前报道等

来源: 中国青年报

发布于 2025-08-03 02:13
收藏
1
上一篇:孩子乐在其中,家长忧心忡忡,儿童电话手表如何回归正轨 下一篇:不沉的海洋长城,危急关头,三千南侨机工英勇归国筑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