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热门十一打卡地,探秘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旅游新地标

圆明园热门十一打卡地,探秘历史与现代交融的旅游新地标"/

圆明园遗址公园非常大,所谓的“十一打卡地”通常指的是一些具有代表性、景色优美或历史意义显著的区域,方便游客拍照留念。以下是一些在圆明园比较受欢迎和值得推荐的“打卡点”,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
1. "正大光明殿遗址 (Zhèngdàguāngmíng Diàn Yízhǐ):" "特点:" 曾是圆明园的中心建筑,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匾额“正大光明”极具名气。这里是很多游客参观的起点,也是拍照的好地方,可以感受昔日的皇家气派。
2. "大水法遗址 (Dàshuǐfǎ Yízhǐ):" "特点:" 圆明园西洋景区的核心,融合了中西建筑风格,是清代皇家园林中最大的欧式建筑群。虽然主体建筑已毁,但遗址区的布局和残垣断壁依然壮观,是展现圆明园中西合璧特色的最佳地点之一。
3. "大宫门遗址 (Dàgōngmén Yízhǐ):" "特点:" 圆明园正门所在地,是当年皇家仪典的场所。虽然建筑也已不存,但这里是进入圆明园的核心区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可以在此感受皇家园林的入口氛围。
4. "观水法

相关内容:

国庆假期已经第二天了!

小伙伴们来圆明园都做好计划了吗?

小编奉上黄金周最强助攻!

国庆中秋喜相聚,

来园内逐一观赏吧!

国庆中秋

打卡地

↓↓↓

01

南门广场,南门广场大型花坛“祖国万岁”,采用中国传统江河湖海图案,鱼水共融,大好江山,更有圆明园四十景之“万方安和”、“九州清晏”、“廓然大公”印信吉语祝福,展现共迎国庆、表达美好祝愿。

02

涵秋馆,涵秋馆平台上装饰一新,巧妙构思的菊花小品、花带使游客置身于菊花的海洋。

金色大象寓意太平有象。

03

风荷楼,风荷楼邻花池而建,景色极为优美,秀逸清雅、清波微澜,与喧闹的城市相比,这里仿佛是世外桃源一般。

04

迷宫,万花阵,原名黄花阵,是仿照欧洲的迷宫而建的花园,建于清朝乾隆年间,是圆明园内一座中西结合的迷宫。它的主要特点是:用四尺高的雕花砖墙,中间是一座白色西洋凉亭。方阵南北长89米,东西宽59米,阵墙总长1600余米,墙高约1.2米。它由阵墙、中心圆亭、碧花楼和后花园组成,曾是封建帝王的游乐场所。盛时,每当中秋之夜,清帝坐在阵中心的中式凉亭里,宫女们手持黄色彩绸扎成的莲花灯,寻径飞跑,先到者便可领到皇帝的赏物。所以也叫黄花阵或黄花灯。虽然从入口到中心亭的直径距离不过30余米,但因为此阵易进难出,容易走入死胡同,清帝坐在高处,四望莲花灯东流西奔,引为乐事。

05

大水法是一处以喷泉为主体的园林景观,主建筑为巨型石龛式,中券前边有狮子头喷水布瀑,成七级水帘。前下方为椭圆形菊花式喷泉池,池中心有一只铜梅花鹿,从鹿角喷出水柱八道,两侧散布十只铜狗,东西两端又各有一只类犬而大的卷尾铜兽,均作逐鹿之状,从口中喷水直射鹿身。俗称“猎狗逐鹿”喷泉,西洋人称之为“兽战”。

大水法的左右前方,各有一座大型西式喷水塔,方形,十三级,从塔顶喷出水瀑,塔四周还有44根大小铜管皆一齐喷水,蔚为壮观。

圆明园罹劫后又经百年风雨,远瀛观和大水法的巨型雕柱、石龛,仍孑然屹立于原址,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圆明园遗址形象。观水法、大水法、远瀛观遗址,也先后全面清运渣土、流土,廓清基址,归位水池,绿化美化,成为游人集中凭吊之处。

06

狮子林,位于长春园东北部,是一座园中园。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

狮子林一景,实由东西两部分组成。西部丛芳榭一带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基本建成,同年八、九月间挂讫乾隆御笔“丛芳谢”、“琴清斋”、“集虚”亭和“漾月亭”匾。东部园林,是在20余年后,仿苏州名园添建的狮子林,工程由“吴工肖堆塑,燕工营位置”,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建成。

07

坦坦荡荡位于后湖西岸,仿浙江杭州府清涟寺的“玉泉鱼跃”一景之意境。池周舍下,锦鳞数千头,是皇帝观赏金鱼最佳处,俗称金鱼池。

该景四面环水,西北外侧有山,西、西南、东南均设跨溪木板桥,其北有一造型极其美观之石桥——碧澜桥。

08

西部景区的波斯菊、硫华菊、百日草等花卉组成了万亩花海,色彩艳丽,极为壮观。

凉爽的微风浸润着花香,水面碧波荡漾、波光粼粼,宛如人间仙境。

  • 话圆明 | 秋染狮子林

  • 转发锦鲤 和乾隆一起超长待机

[摄影]

吕 凯 旋

董 安 其

赵 磊

任 翾

刘梦 星

[编辑]

付 怀 东

发布于 2025-08-03 01:43
收藏
1
上一篇:圆明园,宫廷繁华与市井喧嚣的交融画卷 下一篇:圆明园秋色绚烂,银杏黄栌元宝枫,尽享秋景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