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货文案粗暴引全网嘲讽,品牌方真的无辜吗?

带货文案粗暴引全网嘲讽,品牌方真的无辜吗?"/

这确实是一个让人感到复杂甚至有点“憋屈”的情况。虽然“带货文案粗暴”本身可能存在问题,容易引发负面评价,但说“真的委屈”也并非完全站不住脚。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看:
1. "确实可能存在“技不压身”或“用力过猛”的情况:" "目标受众不同:" 有些主播可能习惯用非常直接、甚至有点“糙”的语言风格来吸引特定粉丝群体(比如追求接地气、反差萌等)。当这种风格用在不适合的产品或更广泛的受众面前时,就容易显得粗鲁、不专业。 "缺乏技巧:" 粗暴可能源于表达能力的欠缺,无法用更委婉、更具说服力、更符合产品调性的语言来打动消费者。强行模仿其他成功主播的风格,结果水土不服。 "过度追求转化:" 有时为了快速促成交易,可能会牺牲掉语言的美观度和尊重度,显得急功近利。
2. "“全网嘲讽”可能包含偏见和“网络暴力”:" "标准不一:" 不同平台、不同粉丝群体的审美和接受度不同。在一个推崇精致文案的社群,粗暴文案可能被猛烈抨击;但在另一个推崇“老铁味”的社群,可能反而觉得亲切。 "情绪化表达:" 网络环境容易放大负面

相关内容:

#创作挑战赛#

近日,某短视频平台上,一带货博主更新了两个视频,向网友们大吐苦水,表示自己被网友们连日谩骂,甚至被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用粗俗语言嘲笑。诉说了一番委屈后,表示自己不会放弃用粤语制作视频,同时希望评论区的广东网友们“不打广东人”。

  一字一句,似乎真情实感。但,评论区的网友一点都不买账。对这位名为“夏老实”的博主开始了新一轮的炮轰。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此前夏老实被骂的原因,不是因为她的中性打扮,也不是因为她用粤语来录视频,而是在她的带货视频中,所使用的“夸张”文案冒犯到了几乎所有人。

  “广东人一到夏天就不爱喝水”

  “一个月来几次大姨妈”

  “全家人都不吃早餐的”

  “出门从来不带内裤”

  “如果你觉得贵,那是因为你挣的少”

  最令人气愤的是,“我从来都不喝可乐,要喝就喝日本进口的生可乐,它被称为近百年来的可乐天花板”

  为了获得流量,夏老实的更新频率是每天N更,其带货视频被大数据推送给广大粤语地区网友。

  流量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骂声。

  广东的网友可不惯着这种病毒式带货,文字评论过于苍白,那就开启语音评论进行反击。

  不知道从第几条评论开始,“宾周”这个词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渐渐地,“喝日本进口生可乐能长宾周”就变成一个梗传播开来,被更多的网友用来二创,甚至玩梗玩到了百事可乐的官方直播间。

  夏老实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宾周婆”(男人婆)。

  夏老实觉得委屈,正是因为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指着她说:“快看!是宾周婆!”

  而对自己的造谣式文案,只用一句“简单粗暴”浅浅带过。

  过了十天,夏老实重新发布带货视频,带的是国产的百事生可乐,还特地在视频开头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再也不喝日本生可乐了……”文案貌似也有所收敛。

  但是,网友们并没有被这一句“对不起”忽悠过去,反而是一边倒地评论着“日本的生可乐才‘好喝’,赶紧卖日本的生可乐呀!”

  因为,清醒的网友们知道,他们并非只是因为带日本货而受到冒犯。

  甚至在夏老实的白象方便面带货视频底下评论:

“我很喜欢白象这个牌子,但是我不喜欢你来带货。”

  不得不承认,在流量为王的短视频时代,前三秒的内容的确是留住用户不被划走的关键,但是,靠造谣、不实的夸张来博眼球,引来的更多是民愤。

  不过,黑红也是红,靠骂声引来的流量也是流量,夏老实的视频播放量冲破一亿,涨粉十几万,夏老实自己也说“真的火了”。

  可是,既然享受了流量带来的红利,夏老实又在下一条视频里说自己“很委屈”,还反咬评论里的网友,上升到“广东人打广东人”,并且“虚心”接受建议,表示“有错就改”。看似诚恳,实则双标。

  不得不令人怀疑,作为一名精神正常的成年人,难道在审核文案的时候,就没有发现文案有问题吗?在视频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的时候,就没有发现如此文案会带来的后果吗?一定要等到视频发布后,评论区里骂声一片了,才意识到文案的不妥当吗?

  答案是明显的。

  夏老实早期用普通话带货的视频也被网友们挖了出来,那时的文案还没有过度夸张,普通话也是带着口音,视频也没有火起来。后来换成了粤语视频,文案也改得更为夸张,流量才随着骂声而来。利益当前,夏老实团队对于评论区的骂声选择了自我屏蔽。

  毕竟,只要评论多,视频传播率广,管它是骂声还是夸声,那上亿的流量可是能转化为真金白银。利益在前,夏老实的团队应该是欣喜的,否则,怎么会被骂的第一时间不道歉不澄清,反而还一天N更,连续发布了两个多月呢?

  团队的目的不言而喻。

  这,也是评论区里各种二创的网友不买账的原因。

  黑红带来的流量,会随着“洗白”而消逝,而“洗白”后想要再火起来,恐怕就跟要点燃一根已被浸湿的木柴一样难了吧。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

发布于 2025-08-02 22:13
收藏
1
上一篇:探寻秦岭,揭秘中华民族祖脉与中华文化象征的深厚内涵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