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字一句,似乎真情实感。但,评论区的网友一点都不买账。对这位名为“夏老实”的博主开始了新一轮的炮轰。
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此前夏老实被骂的原因,不是因为她的中性打扮,也不是因为她用粤语来录视频,而是在她的带货视频中,所使用的“夸张”文案冒犯到了几乎所有人。
“广东人一到夏天就不爱喝水”

“一个月来几次大姨妈”

“全家人都不吃早餐的”

“出门从来不带内裤”

“如果你觉得贵,那是因为你挣的少”

最令人气愤的是,“我从来都不喝可乐,要喝就喝日本进口的生可乐,它被称为近百年来的可乐天花板”。



为了获得流量,夏老实的更新频率是每天N更,其带货视频被大数据推送给广大粤语地区网友。
流量有了,随之而来的就是骂声。
广东的网友可不惯着这种病毒式带货,文字评论过于苍白,那就开启语音评论进行反击。
不知道从第几条评论开始,“宾周”这个词出现的越来越频繁,渐渐地,“喝日本进口生可乐能长宾周”就变成一个梗传播开来,被更多的网友用来二创,甚至玩梗玩到了百事可乐的官方直播间。
夏老实也因此被网友戏称为“宾周婆”(男人婆)。
夏老实觉得委屈,正是因为一个六七岁的小朋友指着她说:“快看!是宾周婆!”
而对自己的造谣式文案,只用一句“简单粗暴”浅浅带过。
过了十天,夏老实重新发布带货视频,带的是国产的百事生可乐,还特地在视频开头说了一句“对不起,我再也不喝日本生可乐了……”文案貌似也有所收敛。

但是,网友们并没有被这一句“对不起”忽悠过去,反而是一边倒地评论着“日本的生可乐才‘好喝’,赶紧卖日本的生可乐呀!”
因为,清醒的网友们知道,他们并非只是因为带日本货而受到冒犯。
甚至在夏老实的白象方便面带货视频底下评论:
“我很喜欢白象这个牌子,但是我不喜欢你来带货。”
不得不承认,在流量为王的短视频时代,前三秒的内容的确是留住用户不被划走的关键,但是,靠造谣、不实的夸张来博眼球,引来的更多是民愤。
不过,黑红也是红,靠骂声引来的流量也是流量,夏老实的视频播放量冲破一亿,涨粉十几万,夏老实自己也说“真的火了”。
可是,既然享受了流量带来的红利,夏老实又在下一条视频里说自己“很委屈”,还反咬评论里的网友,上升到“广东人打广东人”,并且“虚心”接受建议,表示“有错就改”。看似诚恳,实则双标。
不得不令人怀疑,作为一名精神正常的成年人,难道在审核文案的时候,就没有发现文案有问题吗?在视频拍摄、剪辑、后期制作的时候,就没有发现如此文案会带来的后果吗?一定要等到视频发布后,评论区里骂声一片了,才意识到文案的不妥当吗?
答案是明显的。
夏老实早期用普通话带货的视频也被网友们挖了出来,那时的文案还没有过度夸张,普通话也是带着口音,视频也没有火起来。后来换成了粤语视频,文案也改得更为夸张,流量才随着骂声而来。利益当前,夏老实团队对于评论区的骂声选择了自我屏蔽。
毕竟,只要评论多,视频传播率广,管它是骂声还是夸声,那上亿的流量可是能转化为真金白银。利益在前,夏老实的团队应该是欣喜的,否则,怎么会被骂的第一时间不道歉不澄清,反而还一天N更,连续发布了两个多月呢?
团队的目的不言而喻。
这,也是评论区里各种二创的网友不买账的原因。
黑红带来的流量,会随着“洗白”而消逝,而“洗白”后想要再火起来,恐怕就跟要点燃一根已被浸湿的木柴一样难了吧。
你对此事有什么看法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