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界美食之旅:十大特色名菜,一口销魂!这个位于中国湖南省的世界自然遗产地,以其壮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吸引了无数游客。然而,除了美丽的风景和悠久的历史,张家界的美食也是不容错过的。这里为您推荐十大特色名菜,让您的味蕾在张家界留下难忘的回忆。
一、张家界三下锅
三下锅是张家界的招牌菜,将腊肉、豆腐、萝卜一锅炖,味道爽口,后来人们把这道菜叫作 “三下锅”。这道菜具有土家传统特色,口感偏重,又咸又辣,妥妥的下饭神菜。二、张家界打鼓皮
打鼓皮是张家界的传统特色名菜,也是当地人最爱吃的菜之一。所谓打鼓皮指的是牛脊骨上的边角料,经过土家人的精巧烹饪后,却成为了一道筵席上品。此菜花椒味浓郁,舀一勺放嘴里,牛肉脆爽筋道,又麻又辣,锅底的酱汁拿来浇饭更是销魂。三、岩耳炖土鸡
岩耳,又名石耳,是生长在砂岩绝壁上的黑色地衣植物。因其形似耳,又生长在悬崖峭壁、阴湿石缝中而得名。岩耳不仅味道鲜美,营养价值也很高,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还记载其有明目益精之效。不过,因为岩耳只有在 1200 米以上的石壁上才有可能找到。采岩耳之人腰系绳索如同空中飞人,其采摘难度非同一般,加之气候等因素岩耳亦日渐稀少,因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与氨基酸,与土鸡合炖相得益彰,香味醇厚馥郁。四、土家扣肉
张家界土家扣肉是土家人待客的一道主菜,一般只有在当地的人办酒席或大型活动的时候才会上用作主菜。土家扣肉的做法均采用五花猪肉,经过煮、炸、蒸等多道工艺制成,上席时肉的下面一般都会用干咸菜铺底。虽说是肥肉制成,但吃起来一点也不腻口,味道极其鲜嫩。目前张家界一般餐馆及酒店都备有这道菜,以供旅游者享用。五、娃娃鱼
“娃娃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怎么可以吃呢?” 别称 “娃娃鱼” 的大鲵真的可以吃,因为它们是在仿野生环境的饲养条件下,人工培育的。只有拿到了大鲵特许经营利用证的酒店才能经营娃娃鱼系列餐饮。娃娃鱼肉嫩味鲜,营养丰富,有抗衰老、驻颜的功效。用娃娃鱼鱼头跟爪子炖汤,可健胃理气、祛风除湿,是老年人最好的滋补品。六、土家十大碗
土家十大碗来源于当地民间节庆及办酒席时惯用的方式,其最大的特点是半荤半素、一菜两味,餐桌上看不到盘子,吃饭及装菜全部是蓝边大口碗。久而久之,土家族人就给宴席取名为 “土家十大碗”。除十大碗菜外,桌上还要配腌菜碟两个,为客人备用,另配上土家字自酿的苞谷烧酒。上菜的程序与方式也很有讲究,在土家民间每上一道菜,打盘子的人高喊拖腔的号子直到菜上完,优势还要鸣炮,吹响欢快的菜调子。七、擂辣椒
擂辣椒是有名的张家界常菜,传统做法是用油锅煸炒大尖椒至表皮糊焦,再泡入冷开水中剥皮去籽,放入擂钵中捣碎,拌入调料。这道擂辣椒综合了川菜的干煸厨艺和虎皮尖椒的做法,最后成品貌似钵中捣碎。适合家庭操作,口味也相当不错!八、合渣
土家极喜欢的菜肴。在土家族的民间歌谣中,有这么几句:辣椒当盐,合渣过年,一条裤子穿它几十年。这几句话夸张地描述了土家人在解放前的辛酸生活。合渣的制作比较简单,只是在开头 “推” 的阶段辛苦些,因此,土家人称制作合渣为 “推合渣”。九、血豆腐
血豆腐,是将豆腐和猪血、猪肉及花椒、辣椒等佐料拌成泥状,烟熏烤成腊黄,吃起来耐嚼味香,血豆腐既有腊肉的熏香味,又有猪血的原味和豆腐的豆香味,吃上一口你就知道那真是一道下酒的美味。十、腊肉炖枞菌
如果你是地道的土家人,那么对腊肉炖枞菌这道菜应该很熟悉。枞菌是家乡的特产,每年有三季,又称三月菌、六月菌和重阳菌。若按颜色分的话,又分乌枞菌和红枞菌。一般来说,三月菌、重阳菌是乌枞菌居多,而六月菌几乎都是红枞菌。红枞菌虽然颜色好看,但相比于乌枞菌味淡一些,鲜味稍次。张家界的美食种类繁多,每一道菜都蕴含着浓厚的土家文化和地方特色。无论是当地人还是游客,都能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美味记忆。这个美丽的国度,不仅景美,人美,美食更美。怎么样,还不赶快码住收藏起来!下次去张家界就点这些吃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