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话百科揭秘,时髦的“洋盘”现象
哈喽!各位朋友,今天我们来聊聊四川话里一个超有意思的词儿——“洋盘”!这个词儿在四川话里可是个“时髦”的代名词,但它的意思可不是“洋气”哦。
"“洋盘”是啥子意思?"
简单来说,“洋盘”在四川话里,通常就是指"“假”、“不正经”、“装样子”、“华而不实”"。它带有一定的"贬义",有时候也带点"调侃"和"戏谑"的意味。
你可以把它理解为:
1. "装腔作势、装模作样:" 指某人故意做出某种姿态或行为,显得很了不起或者很懂行,但实际上并不具备相应的实力或诚意。
例句:“他那个摆谱的样子,一看就是"洋盘"!” (他那个装腔作势的样子,一看就是假的/装出来的!)
2. "虚假、不实在:" 指某物或某人看起来很唬人,但实际上质量不行、内容空洞或者没有真本事。
例句:“这种"洋盘"玩意儿,用几次就坏了。” (这种华而不实的玩意儿,用几次就坏了。)
3. "不合时宜、过时(有时也用):" 指某些行为、穿着或者想法显得很老土、过时,跟不上潮流。
相关内容:
要点get
洋气、时髦,就是“洋盘”。
跟我读
洋盘【yáng pán】
词释义
“洋盘”,形容洋气、时髦。有时会带有调侃的意味。而“洋盘货”指的就是时髦的东西。
造个句
1. 花裙子配上大墨镜,你这身打扮就像刚从夏威夷度假回来一样,太“洋盘”了。
2. 听说你买了辆新车,借我也“洋盘”一下?
川话深领域
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内经济社会发展落后于国外。相较于当时的国货,国外进口的“洋货”不仅质量好,科技含量还高。所以,那时的国人形容一个东西时髦往往就会用“洋”字。比如全国通用的“洋气”和四川特色的“洋盘”。
而对于“洋盘”,有说法称是因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四川农村家里盛菜多用碗,盘子一般是外面餐馆里才会用。但下馆子也不是天天都去,所以,不少人便用“吃洋盘”来表示进餐馆,形容有排场、够档次、时髦。
不过,“洋”字的涵义也随着中国国力的发展而起了变化。中国正在致力于完成从“制造大国”转为“制造强国”的蜕变。四川是创新创造的强省,孕育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企业。这些优秀的企业,使国货逐渐摆脱了廉价、土气的帽子。一些优秀的品牌,不仅赶上了国外的竞争对手,而且在中国的地位已经超过了这些“洋货”,比它们还“洋盘”。
所以,现在的“洋盘”也就只留下一个表面的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