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古惑仔聚会,揭秘“打边炉”为何成为心头好

香港古惑仔聚会,揭秘“打边炉”为何成为心头好"/

香港古惑仔(三合会成员)聚会时喜欢“打边炉”(吃火锅),这背后有多重文化、社会和心理因素,并非偶然:
1. "集体主义与社交融合 (Collectivism and Social Integration):" 打边炉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强调分享和集体参与的活动。大家围坐一桌,共同涮煮食材,边吃边聊,能够快速拉近距离,营造亲密、融洽的氛围。这对于需要紧密联系、建立兄弟情谊的帮派组织来说非常重要。
2. "氛围营造与放松 (Atmosphere Creation and Relaxation):" 火锅的热气腾腾、热闹喧嚣的环境,与帮派通常需要建立的“义气”、“豪迈”的形象相契合。它提供了一个相对放松、不那么拘谨的环境,便于成员们敞开心扉交流,无论是谈生意、处理内部事务,还是单纯地社交。
3. "象征意义与身份认同 (Symbolic Meaning and Identity):" 共同用餐,特别是这种丰盛、共享的用餐方式,可以象征团结、财富(至少是眼前的)和力量。在帮派内部,“有饭同食”是一种重要的凝聚方式。打边炉成了一种仪式,强化成员之间的归属感和身份认同。
4. "实用性与经济性 (Practicality and Economy):" 一桌火锅可以同时满足多人,食材可以根据人数

相关内容:

踏入黑道深似海,浪里翻腾求生存。在大陆黑帮影视剧给你的印象中,大排档才是古惑仔拉近友谊的第一场所。混混们在一起吃吃喝喝,维系着情比金坚的兄弟情义,一切言语都胜不过三杯啤酒。

大腰子和花毛一体最能显出豪爽,在我们的饮食观念中,火锅并不能成为彼此之间的沟通桥梁,只有成批烤串才能彰显社会气质。

反观上了档次的大哥,他们通常出入五星级酒店,吃什么不重要,只要档次足够,生意就能愉快达成。在这种级别大哥的眼里饭局只是个媒介,谈成生意才是目的。

当然,这不意味着大陆帮派影视中没有火锅,比如《征服》......刘华强在力挫封飙时,将杯中的白酒倒入了火锅中,把你干服还不行,剩下的菜也别涮了。

在散弹枪的威胁下,飙哥只能认怂,好不容易吃上的火锅,就这样被强哥征服了。

(香港称火锅为“打边炉”)

香港黑帮电影中,最常出现的食物不是TVB的面,也不是煲仔饭,而是路边摊的火锅。大哥在收小弟时吃火锅,帮派谈事情也吃,金盆洗手时也吃——透着一股比重庆人还爱火锅的渴望。

想象一下,在狭窄的巷子中,大哥领着几个小弟吃着火锅,腾云驾雾的锅中煮的是江湖辛劳。惬意喝着啤酒,讲着隔壁老板娘的荤段子是他们一天最放松的时间。

谈话间讲述着自己的辛酸历程:“当古惑仔真特么不容易”。

在特定的场合下,火锅折射出电影中黑帮的真实生活。总不能安排混混们在西餐厅里抽烟喝酒畅谈社团之事吧?

《扎职》中的阿霆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少年,母亲经营的水果摊一直被混混骚扰,大哥实在看不下去,于是出面解围。

大哥打理完帮派的事务,带小弟吃火锅聊人生,这是他们学习生存的最好课堂。在晚上的一次火锅局中,阿霆与大哥推心置腹,决定踏入黑社会。

火锅见证着阿霆走进黑社会的第一步,正是在这种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克制少了许多。作为道上的前辈,与小弟在一个锅中吃饭,可见大哥对新人的包容。

《无间道2》尖沙咀老大围着火锅洽谈着业务,都是BOSS级的人物为什么还要吃火锅呢?江湖险恶,在一起吃饭难免遭暗算,吃火锅不容易被下毒,都是在一个锅里捞菜,起码不必担心这顿饭的安全。

甄子丹在《特殊身份》中单刀赴会,为了解除当时的困境, 在对手的威胁之下,他豪饮了兑有白酒的辣汤火锅。此种玄妙而霸气的感觉不是自罚三碗热干面能有的。

不管是谈事还是吃饭,黑帮中总少不了争执的场面,随手抄起桌上的瓶子干人,就像抽根烟一样简单。空旷的环境打起人来也是非常方便,电影《朱丽叶与梁山伯》林雪的突然袭击,让老吴措手不及,或许这就是黑帮的真实写照,吃火锅的时候脾气都挺暴躁。

莫姐再美也难以掩盖九纹龙哥的忧愁。与昔日男友见面,在打边炉的场景中回忆着美好的曾经。

今非昔比,男友隐退黑道,守着火锅与好友感受平淡人生,她的出现打破了平静,迫使九纹龙重出江湖。黑帮的生活变幻莫测,上个礼拜可能与老大吃着火锅,这个礼拜就与前女友纠结着往日之事,复杂的心情就像锅里煮的菜,左右漂浮。

首先从电影制片角度来讲,火锅的价位要比安排一桌宴席便宜的多,而且不容易坏。如果镜头NG,可以在冰箱中任意取菜,节省剧组费用。

准备的食材比较简单,不用花费大量资金布置吃饭镜头,桌子上架一口锅,几盘菜,立马呈现出了聚餐的场景。完美兼容了香港电影时间紧,预算少的特点。

七八十年代的香港武侠电影中,武林中的痞子喜欢在酒馆吃饭,在饭桌上营造出“我就是大侠”的感觉。同样是为了显示混混的江湖气,香港导演塑造黑社会人物时,将场景设定在吃火锅的环境中,也是为了表现混混的“绿林”气质。

于此同时,火锅促进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一口锅包容着每双伸进其中的筷子,古惑仔们常以帮派比作第二个家,家人在一起吃饭,锅中煮的是每个帮派成员的心酸与江湖。

吃顿火锅还能整出哲理?江湖规矩繁多的帮派中,各种行为都能悟出哲理。大哥节省自己的花销,街边的火锅摊位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不管大哥还是小弟,他们吃饭总喜欢一起聚在一起,在一个大锅中吃饭显得亲切,而且也避免了点菜的困惑。消费廉价,菜品繁多,深得混混们的喜爱。他们大多数都是穷人出身,能吃上一顿火锅,算是对自己的慰劳。

夜里收工的混混们,绝对不会问彼此“饿不饿,要不要吃碗面?”而是直奔路边的火锅摊位,前者填满的是向往着美好生活的胃,后者满足的是古惑仔酸甜苦辣的舌尖,在锅中品味人生百态。

再设想一下,在香港黑帮电影中,混混们围着桌子吃云吞面盖浇饭,或者去肯德基抢鸡腿吃......甚至袒胸露乳人手一杯菊花茶。

那就不是古惑仔了,是古惑大爷......

(完)

发布于 2025-08-03 18:11
收藏
1
上一篇:旅客途中病发 山东航空航班紧急备降兰州彰显人道关怀 下一篇:寻味顺德,一锅暖意传千古,共鉴“打边炉”的传奇韵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