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萼楼间,仙李盘根调国脉;沉香亭畔,娇杨擅宠起边风。——《笠翁对韵》卷上二冬

花萼相辉楼,考古复原彩图
花萼楼,唐明皇修建的用来皇家娱乐的地方。在唐明皇之前,宫廷建筑多被称为宫或殿,比如阿房宫、未央宫、大明宫、大兴殿等;称为楼的,就是从这位盛名流传的唐明皇李隆基开始的。
还记得陈凯歌的《妖猫传》里大唐盛世的繁华景象吗?尤其是在辉煌华丽的花萼楼间,皇上打鼓、贵妃献舞开PARTY的场景,真是如梦如幻,精彩绝伦!但如果你认为花萼楼就是一个皇上没事带着妃嫔大臣没事找乐子的地方,那就是只看到了它的表象,而没有深究它背后的深意。

唐明皇打鼓
花萼楼,全名叫花萼相辉楼。从字的意思来看,萼是指花瓣下部的一圈叶状绿色小片,起到保护花蕾的作用。花萼相辉楼就有着花朵与下面小片相互辉映的意思。
那唐明皇为什么要建这样一个花萼楼呢?
据历史记载:唐明皇李隆基在未当太子之前,在帮助他的父亲唐睿宗李旦夺位的过程中,骁勇善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旦想立李隆基为太子,然而,不合礼制,因为李隆基上面还有一个哥哥,就是嫡长子李宪。此时,深谙父亲心思的李宪果断请辞,任凭别人怎么劝,他也不答应当皇太子,后被封为宁王。李隆基继位后,感念哥哥的让位之德,专门修建了花萼相辉楼,用花与萼相互辉映来象征着他们兄弟之间的手足之情,并时常携带着宁王李宪,岐王李范等一帮兄弟在此喝酒弹唱娱乐。宁王李宪能诗歌、通音律、善打吉吹笛,岐王就是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里所说的“岐王宅里寻常见”的那个岐王,也是个爱唱爱跳善音律的主儿。花萼楼建成之后,李隆基又在高楼的旁边建起五座大宅赏给自己的五个兄弟。兄弟们时常相聚,可谓是其乐融融,亲密无间了!
仔细想想,李隆基修建花萼楼,真是一举多得:不仅是皇家娱乐的重要场所,也是向外显示大唐风范的外交场所,更是李隆基能密切掌握一众兄弟动向的所在,还能落得兄弟手足深情的美名!

《长安十二时辰》剧照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大唐的盛况早已不复存在,花萼楼也随之毁坏殆尽,归于沉寂!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天的广东还有一座联丰花萼楼,始建于明万历年间,距今有400年的历史。因为这个楼是圆形,楼形似花萼,而且在这个楼里住着很多兄弟邻居,大家相亲相爱、共同生活,所以取名为“花萼楼”。

联丰花萼楼
此时,是不是觉得“花萼楼”这个名字很美好?
是的,因为它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