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标题下蓝字可快速关注
每每说起博饼的起源
民间都这么一个流传广泛的版本
1660年前后,郑成功据厦抗清,中秋前后为了缓解士兵愈发思亲怀乡,鼓舞士气
balabalabala.......
最后!!!
郑成功发明的博饼这一游戏流传之今。
可能你已经深信这一版本已久
就连度娘也这么写
(可是度娘的资料是人人可以更改的呀)
如今的人们在享受博状元争奖品的乐趣时,恐怕少有人关心博饼的起源,也恐怕很少探讨它的内涵及文化底蕴吧!但是,“郑成功发明博饼”这一传说真的该终止了,因为事实真的并非如此。
小编经过查阅资料及其询问专家,整理出郑成功非我们博饼的发明者的相关资料。
1. 在提出洪旭发明中秋博饼这一说时,就有专家学者提出质疑,并且他们查遍了所有关于郑成功历史和活动的所有史志、文献和诗歌集,诸如:《先王实录》《海上见闻录定本》《闽海纪要》《台湾外记》《台湾府志》(三种)《泉州府志》《漳州府志》《鹭江志》《厦门志》《厦门市志》和《嘉禾胜景记》《鹭江胜景诗抄》《菽庄诗稿》《郑成功的传说》等,并没有找到相关洪旭发明博饼的信息,更没有发现郑成功相关家属和手下将士发明博饼的记载;
2. 郑成功在清顺治七年(1650年)到十七年(1660年)在厦门,正处战乱时期,十年里忙于练兵征粮,条件十分艰苦,费劲了心思,而洪旭是作为郑氏政权户部主管更清楚征粮之艰难,几十万的将士连饭都吃不饱,在当时情况下怎么可能有闲情雅致发明博饼,并生产大量的骰子和月饼用来博饼?并且一个民俗文化的发源及传承必定基于一个社会经济稳定,太平盛世的条件之下;
3. 有个历史的情节,当时郑联和郑彩占领厦门,郑联是郑成功的宗兄,经常在万石岩一带逍遥作乐。郑成功退回闽南之后,为了拓展实力,郑成功接受部将劝说,借口郑联在厦门横征暴敛,决定除掉郑联智取厦门。在1650年中秋之夜,趁着郑彩离开厦门之时,郑成功在厦门附近海域将战船伪装成了商船,并停靠了少部分船只在厦门港水仙宫,然后陆续将船只停靠进港,紧挨郑联的船只,准备伺机而动。而此时,“郑联和手下诸将大摆宴席,彻夜狂欢。”按厦门风俗,中秋是非常重要、热闹的节日,足足要庆祝一个月,“是月,街市及乡村皆演戏,祀土地之神,周一月而后已。”(摘自厦门日报《郑成功智取厦门》)郑成功求见郑联,提议借兵削弱其警惕性,然后郑联第二日夜晚到虎溪岩赴宴。而虎溪岩大宴上,郑联又喝得伶仃大醉,在回万石岩的途中被郑成功部将伏兵杀害。郑彩得知此讯后不敢与郑成功对抗,而郑成功则顺利收编郑联和郑彩部下,取得金厦两地军权,确立了抗清复台的根据地。因此在中秋之夜这么一个特殊的时间,郑成功并不会有这样的心情让将士博饼取乐,缓解思乡之情。
4. 郑成功部下将领洪旭,作为武将而非文将,倘若发明一套游戏,所设置的饼的名称,也是用:班官、营将、镇将、提督等等,不会去用一秀(秀才)、举人(二举)等等这一的称号,另外一点,郑成功是秀才出身,诗人丘逢甲曾为郑成功写的祠联:“由秀才封王,主持半壁旧江山,为天下读书人顿增颜色;驱外夷出境,自辟千秋新事业,语中国有志者再鼓雄风。”单凭着他的非凡才能,以秀才封王,他连举人都没有考上,手下的举人、进士多的是,博饼中一秀(秀才)是最小的,洪旭发明这套游戏是想调侃秀才出身的郑成功吗?
5.倘若博饼真的是郑成功部将洪旭在厦门的时候发明博饼并延续至今,那么,为何190多年后,清朝道光十九年的《厦门志》里对中秋节的民俗记载却仅提到月饼并未提及博饼之事。”中秋,街市乡村演戏,祀土地之神,与二月同。春祈而秋报也。夜荐月饼、芋魁祀神及先。亲友相馈遗。妇人拈香墙壁间,窃谛人语以占休咎,俗谓之听香。“(《厦门志》第511页)而对端午民俗活动记载的篇幅明显大于中秋。
(道光19年即1839年,鸦片战争爆发前一年,厦门市图书馆藏有清朝原版《厦门志》扫描图,以及整理后的《厦门志》)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各种文献资料的证据来看,还是分析当时的历史背景及其郑成功和洪旭的背景,都没有任何有关于郑成功发明博饼的蛛丝马迹。
这一版本之所以能流行得如此广泛,大概是在60~70年代,商家为了卖月饼做活动,在每盒饼上影印关于郑成功发明博饼这一说,借着这位闽南人的民族英雄的噱头为卖点,以此为销售手段。这个传说流传至今,几乎每个厦门家庭都深信着这一“美好传说”,宣传并传承传统博饼文化本身是件人人赞许之事,只是借着郑成功这一噱头而大肆宣扬多少有点消费郑成功的意思了。
(谎言说千遍也成了真理)
根据大部分文史学家考证,博饼的起源主要由明清时期民间盛行的“状元筹”演变而来,(博饼的规则和“状元筹“的规则相当接近),清末民初盛行于厦门(当时的厦门是指今天厦门港,轮渡至豆仔尾一带)。而究竟是谁发明的,至今还无从定论,无论是史料还是地方志均找不到这方面资料。今天,博饼主要盛行于厦门、安海 、石码、金门等地区,甚至也有向福建其他地区乃至全国范围扩散的趋势。
参考文献:
《厦门史地丛谈》 洪卜仁
《细说郑成功》 张宗洽(郑成功研究会副会长)
《郑成功研究》 方友义主编
《博饼发源争论之群儒激辩》 厦门晚报出版社
《郑成功智取厦门》 厦门日报出版社
《厦门志》厦门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整理
回复“博饼规则”
随手菌即给您奉上最厦门的博饼规则
点击“阅读原文”
即有机会获得随手菌定制的手工月饼
长按二维码,一键加关注
@随手拍分享厦门美食
厦门本地美食资讯名博
自费探店,真实点评
做最有态度的自媒体
分享是一种美德
点击右上角...朋友圈
点击“阅读原文”,参与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