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韵今风,社日佳节里的社区欢聚与文化传承

古韵今风,社日佳节里的社区欢聚与文化传承"/

“社日” (shè rì) 是中国古代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属于祭祀土地神(社神)的日子。
以下是关于社日的一些关键信息:
1. "起源与意义": 社日源于古人对土地的崇拜和感恩。土地是农业的基础,关系到人民的生存,因此需要祭祀,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社”指的是土地神,“社日”就是祭祀社神的日子。
2. "日期": 古代有“春社”和“秋社”之分。 "春社":通常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农历二月初二前后)。这一天也被称为“社日”或“春社日”。 "秋社":通常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农历八月社日前后)。这一天也被称为“秋社日”。 "春社"比"秋社"更为重要和普遍庆祝。
3. "习俗活动": "祭祀社神":这是社日的核心活动。人们会在社坛(土地庙)或村中公共场所设立祭坛,供奉土地神,献上祭品(如猪、羊、酒、果品等),祈求丰收和庇佑。 "出社":古代有“社日祭社,士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社日

唐代:王驾

鹅湖山下稻粱肥,豚栅鸡栖半掩扉。

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

这首《社日》虽没有一字正面描写作社日的情景,描绘出了这个节日的欢乐。春社散后,人声渐少,到处都可以看到喝得醉醺醺的村民,被家人邻里搀扶着回家。“醉人”这个细节可以使人联想到村民观社的兴高采烈,畅怀大饮,而这种欣喜之情又是与丰收分不开的。

发布于 2025-08-01 08:42
收藏
1
上一篇:今日春社日,谨记“社日”三大忌讳——不动、不碰、不发 下一篇:本周六周日,著名学者余世存深度解析中国传统“社日”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