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公历3月20日这一天问大家是什么日子,很多关注节气可能比较了解,春分节气到了,但很多人都不了解今年这天也是春社日。
春社日,又叫做“社日”,是传统农耕文化中祭祀土地神的重要节日,其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古人通过祭祀、宴饮等活动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古代春社分为“官社”与“民社”,前者由官方主持,仪式庄重;后者则充满烟火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载:"社日,四邻并结宗会社,宰牲牢,为屋于树下,先祭神,然后飨其胙。

根据干支纪日法,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为春社日,与春分节气相近。春分昼夜均分,阳气渐盛,正是春耕开始的关键节点,祭祀土地神以祈求丰收恰逢其时。民间也有“春社祈谷,秋社报神”之说,春社寄托希望,秋社回馈感恩,形成"春祈秋报"的完整农事体系。
今年春社日不一般,恰逢“社分同至”
2025年的春社日尤为特殊,恰与春分节气重合,2025年立春为2月3日,推算得第五戊日恰为3月20日。古人讲:“春分秋分,昼夜平分”,这个时候太阳直射赤道,天地阴阳平衡,万物萌发生机。而“社分同至”更被视为祥瑞碰头日,土地神的护佑与自然节气在这个时间点交汇,预示着这一年农事顺遂、人寿年丰。

春社日不仅是祭祀土地神日子,更是古人调整身心、顺应节气变化的体现。老辈常讲:牢记“社日”3个不,1不动、2不碰、3不发,仲春安康。

一、1不动
不动土。古人认为土地神被视为万物生长的守护者,春社日如果动土,被视为冒犯神灵,《齐民要术》中有"春社动土,惊扰地脉"的记载。春分前后地气升腾,土壤松软,过度翻动易破坏墒情。农谚也有:“社日锄土,十田九枯”的说法”。

另外,在春社日这天也是建除十二神中的“收日”,古人也称之为“凶日”,强调此日宜守不宜动。收日象征“万物归藏、收敛退行”。老话也有“收日莫动土,动土财难固”的说法。现在来说,春分时节土壤化冻,水分还比较大,修造建筑土壤结构还不太稳定。
二、2不碰
不碰凉。在春社日前后,气温老是一会儿冷,一会儿热的。这时候阳气初升,要是碰到凉的东西,就容易让寒邪入侵,就可能引发一些健康方面的问题。这个时候不用凉水洗衣、沐浴,就是为固护初升的阳气。民间更将这种做法与土地神的庇佑相连,认为保持身体温暖才能承接春日的福气。

在饮食上也要注意,一些寒凉水果也要少吃,像西瓜、黄瓜等这些生冷之物易损脾阳,有些地区看起来温度已经很高了,但是我们的身体阳气还未完全恢复,千万注意别贪凉。
三、3不发
不发脾气。《淮南子》有言:"春三月,发陈启新,宜宽不宜急"。在万物萌发的季节,人的情绪如同种子需要温暖呵护。春季肝火旺,情绪易波动,这个时候应保持心境平和,此时春分天地阴阳处于平衡状态,应与自然生发之气同频共振。

“社日不发怒”体现了我们传统文化中“和”的理念。土地神主掌一方安宁,争吵动怒会冲撞神灵,破坏和谐。另外,争吵还会破坏家庭氛围,家和才能万事兴。
“社分同至”并不常见,在这个特殊的春日里,让我们一起期待美好如约而至。那么,关于春社日的习俗,你还知道多少,评论区一起沟通交流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