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宝订单后六位终身不变的冷知识突然刷屏,成年用户们连夜自查发现全中,这个隐藏十年的数字身份证正在成为隐私泄露的隐形炸弹。
平台既想方便管理又想保障隐私,这届消费者的信息安全真能靠虚拟号糊名化蒙混过关?

实际测试发现淘宝订单后六位确实固定,但隔壁京东和拼多多的订单号都是完全随机生成。
有技术博主扒出这串数字可能关联用户注册时的设备信息,早期注册的账户甚至能通过尾号反推出注册时间。
去年就有大学生因晒网购截图暴露固定尾号,被人扒出五年间买过计生用品和抑郁症药物。
平台今年强推的隐私保护功能被指玩文字游戏,订单保护仅限快递环节,商家后台照样显示真实信息。

更魔幻的是虚拟号功能需要用户手动开启,藏在五层菜单里不说,系统默认还是关闭状态。
深圳消委会报告显示有用户因固定尾号被诈骗团伙锁定,对方准确报出近三年购物金额精准实施退款诈骗。
当消费者在二手平台转卖闲置时,订单尾号可能成为开盒利器。
输入这六位数加手机号前三位,黑灰产能直接匹配出真实姓名。
有网友在豆瓣晒出通过同事的淘宝订单尾号,意外查到她用公司地址买验孕棒的社死现场。

隐私防护不该是用户和平台打游击战,现在连朋友圈晒个开箱视频都要先给订单号打马赛克,这届网友活得太费劲。
数字时代早该淘汰用户终身编号这种骚操作。
银行都知道每笔交易用动态验证码,怎么网购平台还在用石器时代的编码逻辑?
说好的大数据杀熟倒是整挺溜,一到用户隐私保护就开始装傻充愣。
那些年深夜剁手买的尴尬商品,最后都成了平台数据库里的定时炸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