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铃”暗藏陷阱,假消灾实则骗财的惊人骗局揭露

“平安铃”暗藏陷阱,假消灾实则骗财的惊人骗局揭露"/

这个说法“平安铃”里藏玄机,假装消灾骗钱财,指的是一种利用迷信和恐慌心理进行诈骗的行为。这里的“平安铃”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物品,或者是一种特定的服务,但核心问题是其背后的欺诈行为。
这种行为通常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利用迷信心理":诈骗者会利用人们对未知和超自然力量的恐惧,以及希望避免不幸的心理,推广所谓的“平安铃”或其他类似物品。
2. "制造虚假承诺":他们可能会声称这些物品具有特殊的力量,能够保护人们免受灾难或不幸的侵害。
3. "虚构消灾过程":诈骗者会编造一个虚假的“消灾”或“祈福”过程,让受害者相信他们的不幸已经得到解决。
4. "骗取钱财":最终目的是骗取受害者的钱财,可能是一次性的大额支付,也可能是多次的小额支付。
这种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不道德,它利用了人们的无知和恐惧,给受害者带来了经济损失和精神上的伤害。因此,我们应该提高警惕,不要轻易相信这类所谓的“平安铃”或其他类似的诈骗行为。
同时,我们也应该倡导科学精神,用理性的态度对待未知和超自然现象,避免被迷信和诈骗所侵害。

相关内容:

lass="xiangguan" id="content">

来源:检察日报

本报讯(通讯员韩燕 记者卢金增)骗子们在多家医院附近做局,诱骗不知情的被害人前来算命,再通过操控“平安铃”假装化解灾难,向被害人骗取“消灾费”。近日,经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检察院提起公诉,法院以诈骗罪判处被告人冯某等4人有期徒刑二年三个月至二年六个月不等,各并处罚金。该团伙其他成员被另案处理。

2022年的一天,刚从医院看完病的王女士遇到了“大师”。王女士看见“大师”一直给别人算命,却拒绝收钱,便求“大师”给自己算命。只见“大师”拿出一个带铃铛的木棍挂在王女士手指上。第一次铃铛刚挂上就掉了,第二次挂铃铛还是掉落。“大师”眉头一紧,摇了摇头。旁边的男子说:“‘大师’不会说话,由我来翻译。‘大师’说你命里有个劫,所以一直病痛缠身,不破解可能会没命!”王女士忙问怎么破解。这时,“大师”对着地上铺着的画有两尊佛和一尊观音的画做了个手势,然后拿出二维码让王女士扫。“大师”第一次输入660元、第二次输入991元、第三次输入1313元,意思是地上的三个菩萨都要拜,每个菩萨要一份香火钱。每次“大师”输完付款金额后,旁边的人就催促王女士转钱,说慢了就不灵了。

付款后,“大师”又比画了一些动作,再次将带铃铛的木棍放到王女士的手指上,这次铃铛竟然能挂上了。旁边的男子便对王女士说:“灾祸已除,需要再付一笔香火钱。”于是,王女士第四次又转账1313元。最后,“大师”给了王女士一个红色的“平安符”,让王女士放在枕头下,24小时后烧掉,旁边的人替“大师”嘱咐道:“你现在往前走100步,不要回头,回头就反灾了。”王女士深信不疑,严格按照要求走了100步,并且全程不敢回头。当她再回望“大师”的方向时,却发现早已空无一人,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原来,这是冯某等人制定的作案流程:一人假装哑巴算命,一人当翻译,其余人当托儿。作案时,托儿们轮流让“大师”算命,算后称赞“大师”是神算子,并上演“大师”拒绝收费的戏码,吸引群众驻足观看。一旦有被害人被迷惑坐下算命,“大师”就以“平安铃”挂不住表示有灾为由让其扫码付款消灾。为了哄骗被害人尽快离开,每次算命结束,“大师”还会额外赠送“平安符”。

其实,“平安铃”里面另有乾坤。冯某等人事先用一根质地较软的细铁丝把铃铛拴在木棍上,然后把铁丝攥在手中并用红布盖住。算命时,“大师”利用杠杆原理,通过调整铁丝便可以轻易控制“平安铃”的位置。送给被害人的“平安符”,也是冯某等人画的。冯某等人选择在医院附近作案,正是利用了病人及家属病急乱投医、忌讳灾祸、破财免灾的心理。为了躲避侦查,冯某等人多选择清晨时段作案,“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在某一家医院逗留很久,一旦诈骗得手立即离开,到下一家医院附近继续行骗。

经查,2022年6月至7月,冯某等10人在济南的多家医院附近诱骗不知情的被害人算命,仅一个月就诈骗50余起,获利8万余元。经槐荫区检察院提起公诉,6月6日,法院依法作出如上判决。

发布于 2025-07-31 20:57
收藏
1
上一篇:牢记盘口语言,股市高手必备的第一技能,学会终身受益 下一篇:揭秘神奇数字密码,一探主力是洗盘还是出货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