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乡市,自古就被叫做:“牧野之地”,尤其是新乡下属的获嘉县,这里更保留了许多:“武王伐纣”的遗址遗存。相传在牧野之战的前夕,周武王在获嘉县大会天下诸侯,共同讨伐商纣王;等牧野大战胜利之后,姜子牙也是在这里举行了浩大的:“封神大典”。所以说,获嘉县自古就与周武王和姜子牙,有着解不开的联系。

尤其值得一提的就是,获嘉在2024年还被国家正式认定为:“中国同盟文化的起源地”,“中国封神文化的发源地”,这也是整个新乡市,首个被国家认证的:“源字号”品牌。
那么,获嘉境内的“同盟文化”,是怎样形成的呢?

获嘉县位于新乡市西部17公里,在获嘉县的北部还有一座:“同盟山”,山上有一座古庙,叫做:“武王庙”,在山下还有:“武王点将台”、“太公饮马池”、“演武场”、“真武殿”等等,这里就是同盟文化的起源地。
相传,获嘉的同盟山以前只是一个高高的黄土岗,因为在黄河北岸、四周一马平川,这里就显得十分的突兀,才被人叫做:“土山”。后来,武王伐纣的时候,周武王姬发在这里集会了八百诸侯,并与诸侯们歃血为盟,共同讨伐商纣王。结盟之后,大家就把这里叫做:“同盟山”。

当时,殷商的都城在朝歌,也就是如今的鹤壁淇县,这里距离获嘉县非常的近,而获嘉在以前就是殷都的南郊区,这里是通往朝歌的必经之路,商纣王还曾经把这里作为自己主要经营的军事重地。

只是到了商纣王统治后期,商纣王就荒废了政务,整日里妲己饮酒作乐,还大量的杀戮功臣,闹得天下不安,许多的诸侯都纷纷反抗商纣王,投靠到了周武王的麾下。
自从周武王起兵之后,他的队伍汇聚的诸侯和士兵越来越多,周武王一路东进,从洛阳的孟津渡过了黄河,而且还打了一连串的胜仗,没多久就打到了与朝歌咫尺之遥的获嘉县境内。这里在当时,就属于商朝的:“牧野之地”。

周武王早已经与天下的诸侯们相约:齐聚牧野、共讨商纣王。
来到获嘉之后,周武王就命令军队不要再前进一步,在这里原地扎营,等候其他诸侯的到来,等诸侯们全部集合之后,统一向朝歌进军。而姜子牙,则在准备着会盟和封神事宜。

不出半个月,天下诸侯带领自己的士兵,都汇聚到了获嘉县。姜子牙清点之后,大笑道:“八百诸侯相助,伐纣必胜矣!”

就在获嘉县,八百个大小诸侯共同拥立周武王为:“总盟主”,周武王还与大家歃血为盟、斩白马为誓。举行过结盟仪式之后,为了显示大家都拥护周武王,攻打商纣王都是一条心。八百个诸侯,各自带领自己手下的士兵,每人手中抓了一把土,还把土带回周武王大营的门前,人们依次把手中的土仍在地上,等八百诸侯全部扔完之后,周武王的大营前,竟然神奇的出现了一座:“土山”,而大家就把这座土山,叫做:“同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