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女孩网售思诺思案件新进展,贩毒指控引关注,案情再掀波澜

00后女孩网售思诺思案件新进展,贩毒指控引关注,案情再掀波澜"/

关于“00后女孩网售5盒思诺思,被判贩毒”的事件,确实有一些后续发展和更详细的背景信息被披露出来,可以澄清一些之前的误解,并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1. "药品性质与法律规定": 思诺思(Zolpidem)是一种"处方药",属于"精神药品"。在中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和《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条例》,精神药品的购买、销售和使用受到严格管制。 "关键点":并非所有“贩卖处方药”的行为都构成“贩卖毒品”。贩卖毒品(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指的是贩卖国家严格管制的"毒品",如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可卡因等。 但是,贩卖"精神药品"或"麻醉药品",如果"数量较大",或者"情节严重"(例如向多人销售、牟利目的明显等),也可能触犯刑法,构成"非法经营罪"或"贩卖精神药品罪"。
2. "案件细节的披露": 根据后续报道和法院判决书(部分信息),该女孩(通常报道为姓刘,刘某某)并非简单地在朋友圈或闲鱼等平台随意售卖5盒。 有报道提到,她可能通过"代购"或"加价销售"

相关内容:

“00后女孩网售5盒二类精神药品思诺思被判贩毒案”有新进展。

7月30日,澎湃新闻从涉事女生马琳琳(化名)及其辩护律师廖建勋处获悉,日前,二审法院认为,原判认定的部分事实不清,将此案发回重审。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马琳琳于2002年5月出生,2024年1月,她被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脑病。2024年6月,病情趋于稳定,她开始停药,发现剩余了很多药品,就想到了可以通过网络出售。马琳琳在小红书发帖出售药品,其中包括一款名为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的药品。

公开资料显示,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是一种镇静催眠药,通过抑制神经兴奋,发挥助眠作用,用于治疗偶发性和暂时性失眠。值得注意的是,酒石酸唑吡坦片是处方药,属于二类精神药品。

马琳琳称,当时,她觉得思诺思就是安眠药,没有意识到不能出售。在网上发帖后,有买家联系她,她先以120元的价格出售了2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14片)给一名广州的买家,后以180元的价格出售了3板酒石酸唑吡坦片(共21片)给一名浙江的买家,均是邮寄给对方。

2024年7月初,有民警找上马琳琳,马琳琳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她被告知,其在网上出售的药品属精神管控药物,售卖行为涉嫌贩卖毒品罪。

值得注意的是,马琳琳在上海居住,此案之所以案发,是一位浙江嘉兴市海盐县的买家董某收到快递后向当地警方举报。而且在买药时,董某曾主动说,这药品是“有瘾的”,并暗示自己是“有瘾”的。

案件材料显示,董某于1994年出生,初中文化。看到马琳琳寄出的快递到了后,董某直接向浙江海盐县公安局西塘派出所举报,让民警跟他一起去取快递。

马琳琳称,她的精神状况不佳,董某买药主动提及“有瘾”时,她没有太在意。

2024年12月,此案一审在浙江省海盐县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机关指控称,马琳琳违反国家毒品管制法规,向2人贩卖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2次,应当以贩卖、运输毒品罪追究其刑事责任;马琳琳具有坦白情节且当庭自愿认罪认罚,建议判处其有期徒刑七个月,并处罚金,适用缓刑。

2024年12月底,海盐县法院作出一审判决:马琳琳犯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个月,缓刑一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二千元;马琳琳退出的违法所得300元,依法予以没收,上缴国库。扣押在案的思诺思酒石酸唑吡坦片3板(21颗)系违禁品,由扣押机关依法予以销毁。其余扣押物品,由扣押机关依法处置。

一审宣判后,马琳琳上诉。

今年3月31日,此案二审在浙江嘉兴中院开庭审理。据马琳琳的辩护律师廖建勋介绍,二审中,马琳琳有无贩卖毒品的故意等是庭审辩论的重点。马琳琳称,她主观上没有犯罪的故意,也未造成严重后果,自己不是“毒贩”,应该无罪。

7月25日,浙江嘉兴中院作出《刑事裁定书》,认为原判认定的部分事实不清,撤销一审判决,将此案发回重审。

澎湃新闻记者 陈绪厚

来源:澎湃新闻 编辑:丁丰林

发布于 2025-07-31 18:28
收藏
1
上一篇:五岁孤女勇担重任,独自撑起家守护双亲 下一篇:“00后女孩网售5盒思诺思被判贩毒案续,二审法院裁定发回重审再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