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维视角探秘,拍摄山岳的四种经典手法解析

四维视角探秘,拍摄山岳的四种经典手法解析"/

拍摄山岳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令人印象深刻的照片。以下四种手法,涵盖了从经典到创意的不同风格,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
"1. 经典构图:三分法与引导线"
"核心思想:" 运用经典的构图法则,让画面稳定、富有层次和引导性。 "操作要点:" "三分法:" 将画面用两条水平线和两条垂直线分割成九等份,将重要的元素(如山峰顶点、山峰交汇处、特色岩石等)放置在交叉点或线上。 "引导线:" 利用山间小径、河流、云雾、栈道等线条,从画面的底部或侧边延伸向上,引导观众的视线到达主体山脉,增加画面的深度和动感。 "前景:" 加入前景元素(如低矮的灌木、岩石、树木),可以增加画面的纵深感,使山脉显得更加突出。 "拍摄参数建议:" "光圈:" f/8 - f/16,保证前景、中景、远景都清晰(景深要大)。 "快门:" 根据光线情况调整,手持拍摄需保证快门速度足够高(如1/60s以上),或使用三脚架降低快门速度以获得更清晰的画质。 "ISO:" 尽量使用

相关内容:

作者:冯海军

伟岸的山,柔情的水,飘逸的云,柔软的草,这些都是大自然的恩赐,构成美的元素,寒暑往来,它们在气候或岁月更迭下变化莫测,魅力无穷,一年四季,山岳引无数摄影人追光逐影,领略其真谛,掌握其手法,大有帮助。

玉龙雪山 杜春森 摄

手法一:要知其时


“时”在意义来说有广义和狭义的之分。广义上来说是指一年的四个季节。把山岳装点得多姿多彩的花草树木,它们的孕育、生长、枯落,花草树木在四季的时候表现出不同的色彩,它们在春日穿上鲜花盛装,抑或是夏日茵茵传上绿衣,或者秋日的金黄,又或是冬天银装素裹,同一地点的山岳景象,不同的季节就有不同的特点,它还会随着气候的转变而呈现出各种不同的姿态,变化莫测。有时,就连漂浮在天空中的云和雾都能呈现出一幅幅奇妙的景色,这就是广义的“时”。要了解“时”才能有效地予以恰当的时机和把握。而狭义所指的“时”,是一天里自早晨至黄昏,甚至晚上。太阳光对景物产生的效果,纵然只是一线之差,但却有很大的不同,不同的投射方向和时段都会有不同的效果。


气泡雪山 徐凡 摄


杜鹃花开屋脊山 胡守炳 摄


手法二:能观其势

当我们置身在山岳的怀抱中,放眼望去,满眼都是景物,但构图过去,却发现会撩乱杂陈,不知道怎样取舍,这个时候就要观察景物的整个环境和形势,哪些应该删去,哪些应该取进来,采用什么样的机位、什么样的角度?这些都必须有耐心地,不厌其烦地去认真思索。画家黄宾虹说:“纵游山水间,既要有天以腾空的动,也要有老僧补衲的寻静。” 就告诉我们,我们对眼前的景色要有足够的热情,大家不辞劳苦的四处奔跑,观察取景,更要深刻地去思考,认识和了解眼前的景色,做到胸有成竹,在摄影中也应如此。深观而默察,结合积累的经验,选取认为理想的角度去拍摄心目中已打好“草稿”,再加以细致的构图。连最细微的一树一石,一枝一叶,都要细心推敲。


大地春潮 郑健 摄


太行山扶贫路 李玉川 摄


手法三:可表其质


山岳物象都有它的独特的本质,我们要对于充满整个山岳的山、石、花、草、树等的本质要深切认识,然后熟悉和掌握它的本质,使其有效地重现于画面中。所谓“质”,也是质感的意思,就是要求在表现山岳的时候,不是徒具其形貌的轮廓,还要表现有“质”的感觉,就要有表象,更要有内涵。

幻影 王奎 摄


手法四:尽现其伟

这个“伟”字涵义很广,表意是雄伟、伟大等等。拍摄山岳的崇山峻岭,参天大树等,大可用角度去展现“伟”去表现,也可以衬托、对比方法,去把“伟”显现出来。而“伟”的另一种含义,也就是美的彰显,把景色最美之处于以强调,也是表现其“伟”的一个范畴。那么,我们拍摄风光照片如何去尽现其“伟”呢?关键是在于抓景物的特点和雄姿。如黄山,有四个特点:山峻、石怪、雾奇、松翠,抓住这些特点,加以强化拍摄,就能拍出黄山的“伟”,而五岳雄伟巍峨,险峻磅礴,再比如素有“山水甲天下”之称的桂林,在于山的峭拔、水的澄澈,拍出这些,也就拍出了“伟”。

对话 陈益科 摄

美丽的田野 谭克号 摄


云蒸霞蔚 胡春燕 摄


综上,当我们进入名山大川的时候,可以参照以上几点,凭借自己的知识、眼力和经验,当然,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前期的艺术修养,缺乏艺术修养,便不能把景物最美的一面发现。否则有可能就是拍到的仅是“到此一游”诸如这类的纪录片而已。

(编辑:徐晓刚)

发布于 2025-07-30 19:42
收藏
1
上一篇:节欲者安,探寻自律与幸福的平衡之道 下一篇:探寻神秘力量,金轮法王五轮之谜,揭秘其别称“查克拉”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