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7县区GDP新突破,六县区GDP超700亿,首个“千亿区”在望

惠州7县区GDP新突破,六县区GDP超700亿,首个“千亿区”在望"/

根据惠州官方公布的数据,截至2023年,惠州市下辖的7个县区中,有6个县区的GDP超过了700亿元人民币。这一成绩反映出惠州地区经济的强劲发展势头和较高的经济活力。
目前,惠城区作为惠州的核心城区,其GDP总量已经非常接近千亿级别,成为惠州首个有望突破千亿GDP的县区。这一目标的实现将标志着惠城区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整个惠州乃至广东省的经济增长都将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
总的来说,惠州7县区GDP的显著增长,不仅体现了当地政府的有效领导和政策支持,也展示了惠州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巨大潜力和前景。

相关内容:

走在复工复产的“春天里”,惠州各县区陆续公布经济成绩单。

过去一年,惠州县区经济加快突围跃升。惠州市统计局数据显示,全市7县区中有6个县区GDP总量超过700亿元,实现历史新突破,3县区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1%)。

县域兴则城市兴,县区强则城市强。2021年,惠州GDP实现4977.36亿元,接近5000亿元大关;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1万亿元,跨入全国“万亿工业大市”梯队。

放眼5年后实现GDP8000亿元的目标,惠州县区经济发展任重道远却又动力澎湃。

制图:钟仁敏,整理:周欢

升级提档

仲恺大亚湾首入“800亿俱乐部”,惠城近千亿

新支撑要有硬实力,新极点要有新增量。对于经济总量仍不够大的惠州来说,发展无疑是第一要务。

从GDP总量来看,去年惠州各县区以“项目为王”挺起工业脊梁,带动经济总体实现提档。7个县区中除龙门外,其余6个县区GDP都在700亿元以上。

作为中心城区的惠城,在全市继续保持总量优势,GDP接近千亿大关,实现972.61亿元,即将成为惠州首个“千亿大区”。

紧随其后的是仲恺、大亚湾,均首次跻身“800亿俱乐部”,分别达808.43亿元、805.71亿元。这两个旗鼓相当的县区,是惠州万亿产业集群的两个极点,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闻名,一个以石化产业见长,也是惠州壮大“2+1”产业集群的生动映照。

此外,有3个县区GDP进入700亿元方阵,分别是惠阳(750.41亿元)、博罗(741.46亿元)、惠东(710.87亿元)。在“3+7”工业园区建设背景下,这3个县区是惠州实体经济的重要战场。土地空间较广、后劲较足的它们,肩负着孕育新增长极、带动惠州未来跨越发展的光荣而艰巨的使命。

经济总量较小但绿色发展潜力大的龙门县,则朝着200亿元GDP迈进,实现187.87亿元。

突围提速

最高增17.9%!仲恺博罗惠东实现两位数增长

经济增速反映一座城市的发展态势。惠州GDP跨过2019年增长4.2%的谷底后,在2021年实现增长10.1%,呈现V字型反转。这种进入上升通道的趋势,也在县区经济数据中得到印证。

从GDP增速来看,去年惠州3个县区实现两位数增长,分别为仲恺(增长17.9%)、博罗(增长12.6%) 、惠东(增长11.2%)。透视数据背后的发展密码,工业和投资是这些县区提速突围的重要驱动力。

记者梳理发现,惠州有5个县区的GDP增速不低于广东省平均水平(增长8.0%),除上述3县区外,还包括龙门(增长8.7%)、惠阳(增长8.0%),反映出较好的发展势头。

推进县(区)差异化高质量发展,惠州业已部署。

去年11月底,惠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科学构建“1+1+1”开发格局,着力提升惠城、惠阳中心城区能级,推动大亚湾开发区、仲恺高新区建设国内一流开发区,发展壮大惠东、博罗县域经济,加快整体融入“一核”;推动惠东、惠阳、大亚湾沿海地区参与深圳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建设和全省沿海经济带建设,促进产业全面对接“一带”;支持龙门创建绿色发展示范区,助力构筑“一区”。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虎年新春,开局争先。

在复工复产的机器声中,

在融深融湾的号角声中,

在项目建设的澎湃春潮中,

新一轮城市竞逐赛、县区突围赛悄然打响。

【记者】周欢

【制图】钟仁敏

【作者】 周欢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来源:南方+ - 创造更多价值

发布于 2025-07-30 14:28
收藏
1
上一篇:惠州市辖区调整揭秘,广东省第五大城市,缘何拥有五个区县? 下一篇:惠州各区县人口数据揭晓,惠城区155.88万,龙门县31.92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