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五台山梵仙山的故事传说:
- 狐仙借宿传说:古时候有朝山的人千里迢迢来五台山参拜文殊菩萨,天黑还没找到住处。黑暗中看到灯光,走近是一户人家,敲门借住后,吃了晚饭正要入睡,进来一个花枝招展的年轻女子。女子问他去向,他如实相告,女子笑说 “近在身边,远在天际”。第二天清晨,那人醒来发现自己头枕石头躺在白杨林中,传说女子是千手狐狸所变,后来人们在山顶修建了狐仙庙。
- 秀才遇狐仙传说3:古代有个书生一心苦读却屡试不第,十分困惑,便前往五台山。到五台山时天色已晚,找不到住处,看到前方有亮光,是一户人家。开门的老人收留了他,他吃完饭准备睡觉时,来了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子问他要去哪里,书生说到五台山,女子说五台山就在这里,说罢便对书生动手动脚。书生心慌,双手合十口念 “南无阿弥陀佛”,女子说 “既已修了道、信了教、不羞不臊就了悟” 便飘然离去。第二天早上,书生发现自己睡在树林中,继续上路后遇到一位僧人,便说出心中疑惑。僧人说他多次失意是因为心神不定、遇事慌张,临场不能随意发挥,而他昨天遇到的女子是梵仙山的狐仙,在指点他遇事要冷静思考、沉着应对。书生此后高中榜首,成为一代清官,人们认为是狐仙显化,便建庙供奉。
- 狐仙护佑传说:在五台山角的梵仙山中有 “梵仙洞”,洞内久居一只银狐。银狐每日修炼,听闻经法,心丹开启,得人身,护佑有求者,逐渐积累功德,后世百姓为纪念它修了狐仙庙,因其洞前原有桃花树,所求都能随心如意,所以被称为 “桃花如意娘娘”。
- 五百仙人饵菊成道传说34:据《清凉山志》记载,“昔有五百仙人,饵菊成道”,说的是曾经有五百仙人在梵仙山通过服食菊花而修炼成道,为梵仙山增添了神秘的仙道色彩。
- 康熙御封传说33:梵仙山又名饭仙山,据说 “饭仙” 二字是康熙皇帝御封的,但具体的御封缘由并无更多详细的故事流传。
目前虽无确切详细故事流传康熙御封梵仙山为 “饭仙山” 的缘由,但有一些基于梵仙山特点及相关文化的推测:
- 与求食灵验相关:梵仙山在当地被视为有求必应的灵地,也许当时有百姓或信众向康熙皇帝提及,在梵仙山求食或求生活物资等方面有灵验之事,比如遇到灾荒年,人们在此祈愿后能获得食物救济等,让百姓认为山上有 “仙” 在赐饭,康熙听闻后,便御封其为 “饭仙山”,以认可这种神奇的现象,也表达对百姓生活的一种关怀和期许。
- 与仙家饮食文化相关:梵仙山供奉狐仙等仙家,仙家信仰中有独特的饮食文化,与佛教忌酒肉不同,仙家喜好酒肉。或许康熙皇帝了解到梵仙山仙家信仰中这一特殊饮食文化,认为这些仙家似是掌管饮食之仙,与 “饭” 相关,故赐名 “饭仙山”。
- 与当地物产相关:梵仙山所在五台山地区有独特物产,如五台山的台蘑等菌类食材闻名遐迩。可能康熙在五台山期间,品尝到梵仙山周边产出的特色食物,觉得美味非凡,听闻此山有仙家传说,便以 “饭仙” 二字御封,既赞誉了当地美食,也为这座山增添了神秘色彩。
- 与修行者饮食有关:据《清凉山志》记载 “昔有五百仙人,饵菊成道”144。可能康熙皇帝认为这些仙人以菊为食,超凡脱俗,这种饮食方式与 “饭” 相关,便赐名 “饭仙山”,以表达对这些修行者的敬意和对梵仙山灵秀之气的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