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七十,最怕晚节。
听说隔壁老王前阵子非揪三十年的旧账不放,心梗半夜送医院,醒来第一句话还是“我不甘心”。

这波血亏,听着就疼。
血亏在哪儿?
拿余生换一张过去的黄票,结果票子褪色,命还折进去。
人一老,记性差,可恩怨记贼清,常有那口气没咽下去,胃先罢工,血压拉满,医生只能摇头:你这病啊,药治不了,得治心。
第二个坑更常见:跟菜价、电视遥控器、儿媳用盐多少天天较劲。
小事跟口香糖似的,嚼一天全是没味儿的渣。
吵赢了,血压飙两格;吵输了,胸闷一宿。
回头想,闹的到底是哪出?

为了盐放几克?
不值当。
再说暴脾气。
七十岁的嗓门和二十岁的肺活量根本不匹配,一吼嗓子劈叉,心脏蹦迪。
隔壁老李骂完外卖员,转身自己跌坐在沙发,捂住胸口半天起不来。
嘴快一瞬,疼的是自己。
最后一道槛是把自己锁进孤岛。
楼上阿姨搬家后天天望天花板,饭量从两碗缩成半碗。

孩子给她装了视频通话,她嫌手抖按错键,干脆关机。
面黄肌瘦到哪天?
没人知道。
想避坑其实简单:想把旧事翻篇,就在早餐桌上多放一副碗筷,请人吃顿面,说一句“算了”,面汤咽下去,嗝一打,火气走一半。
看不惯的琐碎直接外包:超市排队结账慢,挑人少时段去;嫌咸的汤,加水煮开,不聊对错全锅解决。
人老了,偷懒不丢人,省下来的时间晒太阳更值。
脾气上来前先做哑巴数三秒,顺口溜管用:一吸二憋三吐气。
肺把情绪排空了,心脏就踏实。

老伴笑你演技差?
能保命就行。
孤独这事儿得反向操作。
手机不会用,就从敲门借酱油开始。
借两次,回送一把葱,第三次上门保管是唠嗑而不是借东西。
人味靠来回,不靠信号格。
总结一句话:七十岁不是结尾,是最后的换挡期。
别拿旧零件跑高速,松掉恩怨、放下放大镜、拔掉导火索、打开家门,剩下的路就剩风清月白。
老天能给的好天不多,别把自己留在雨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