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山·植物百科」梅韵,疏影舞霜傲寒雪,暗香幽韵醉黄昏

「栖霞山·植物百科」梅韵,疏影舞霜傲寒雪,暗香幽韵醉黄昏"/

这是一篇关于栖霞山植物百科中梅花的介绍:
---
"栖霞山·植物百科:梅"
"学名:" Prunus mume "科属:" 蔷薇科 李属
"【诗句品梅】" “疏影摇曳傲冰雪,暗香沉醉晚黄昏。” 这寥寥十字,精准地捕捉了梅花的神韵:在寒风冰雪中,梅花疏朗的花枝摇曳生姿,展现出不屈的傲骨;而在黄昏时分,那清幽的香气弥漫开来,令人沉醉其中,回味无穷。这正是栖霞山冬春之际,最动人的自然馈赠。
"【栖霞山中的梅】" 栖霞山作为著名的赏梅胜地,其梅花品种丰富,历史悠久。山中的梅树,或植于道旁,或散于林间,或立于亭阁之下,历经风霜,别具风骨。它们见证着栖霞山的四季更迭,也承载着文人墨客的雅情逸致。冬日赏梅,不仅能感受“踏雪寻梅”的别样情趣,更能体会“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孤高与坚韧。
"【梅之特性】" 1. "傲雪凌霜:" 梅花是“报春使者”,常在严寒的冬季或早春时节绽放,象征着坚韧不拔

相关内容:

冬季有什么植物不仅美艳娇嫩,还能傲立雪中,不时散发阵阵香气?答案是——梅。

栖霞山的梅花开了。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王安石的名诗《梅》,描写出了梅花的品格高贵、暗香沁人,后来更是用来喻人的佳句。

梅花更是中国十大名花之首,与兰花、竹子、菊花一起列为四君子,与松、竹并称为“岁寒三友”。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梅以它的高洁、坚强、谦虚的品格,给人以立志奋发的激励。在严寒中,梅开百花之先,独天下而春。

除此以外,你还知道关于“梅”的什么??

梅,小乔木,稀灌木,一般高4-10米;树皮浅灰色或带绿色,平滑;小枝绿色,光滑无毛。叶片卵形或椭圆形,叶边常具小锐锯齿,灰绿色。花单生或有时2朵同生于1芽内,直径2-2.5厘米,香味浓,先于叶开放;花萼通常红褐色,但有些品种的花萼为绿色或绿紫色;花瓣倒卵形,白色至粉红色。果实近球形,直径2-3厘米,黄色或绿白色,被柔毛,味酸;果肉与核粘贴;核椭圆形,两侧微扁。花期冬春季,果期5-6月。

这些都是最基本的,辣么还有什么?

观赏梅花的兴起,大致始自汉初。《西京杂记》载:”汉初修上林苑,远方各献名果异树,有朱梅,姻脂梅。“。这时的梅花品种,当系既观花又结实的兼用品种,恐属江梅、官粉两型。西汉末年扬雄作《蜀都赋》云:“被以樱、梅,树以木兰。”可见约在2000年前,梅已作为园林树木用于城市绿化了。

宋(960-1368年),是中国古代艺梅的兴盛时期。艺梅技艺大有提高,花色品种显著增多。南宋范成大著《梅谱》(约1186年),搜集梅花品种12个,还介绍了繁殖栽培方法等,这是中国、也是全世界第一部艺梅专著。此外,张磁的《梅品》(1185年)与宋伯仁《榜花喜神谱》(1239年)等,则为有关梅花欣赏与诗、画的专著。

元代有个爱梅、咏梅、画梅成癖的王冕,在九旦山植梅千株。其《墨梅》画、诗,皆远近闻名。赵孟兆、杨维桢、谢宗可、僧明本等,俱有名诗咏梅。

梅的价值

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有许多品种。可分花梅及果梅两类。花梅主要供观赏。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梅其果实主要作加工或药用,一般加工制成各种蜜饯和果酱;用青梅加工制成乌梅供药用,为收敛剂,能治痢疾,并有镇咳、祛痰、解热、杀虫等功效,又为提取枸橼酸的原料;花蕾能开胃散郁、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黄疽有效。未成熟果实含柠檬酸、苹果酸、琥珀酸等;种子含苦杏仁苷;花含挥发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冬日里的梅,有种豁达不羁的性格,在万物落尽之时凌寒独放,它用傲骨,谱写了一曲冬日的战歌,萧索的寒风里,她格外的耀眼,似乎也只有它诠释着生命的存在。

植物品种的众多和繁茂也说明了栖霞山生态环境的优良,同时,中草药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也请大家在观赏的同时,请勿采摘哦!

发布于 2025-07-27 23:43
收藏
1
上一篇:莱阳简史揭秘,栖霞、海阳、莱西分家之谜,究竟谁曾是莱阳的领土? 下一篇:心系栖霞,情牵古城,爱上一座城,也爱上栖霞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