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至2011年三年间,我受淄博市政府暨淄博市旅游局和临淄区政府的,拍摄制作了七集纪录片《姜太公》,当时我在央视科教频道《探索·发现》栏目做编导。

由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出版的节目光盘
在论证姜太公是日照人时,获知了日照的两城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也有说是亚洲最早的城市),这令我十分好奇,真的是这样吗?于是我就深入探讨这一说法,寻找这一说法的根据。

姜太公祖籍为山东日照秦楼冯家沟村

两城遗址于2006年5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早在1936年,我国著名史学家王献堂先生在对山东沿海的考察途中,认定日照两城可能是一处新石器文化遗址。

国学大师王献堂(1896-1960)

王献堂著《山东古国考》
就在1936年,两城遗址由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

日照两城遗址第一次发掘时的图片资料

日照两城遗址第一次发掘时的图片资料

参与日照两城遗址第一次发掘的考古学家
十年前,我拍摄纪录片《姜太公》时,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就对日照两城遗址一直进行研究、时任山东大学东方考古研究中心教授的方辉先生接受了我的采访。

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
1995年,在日照两城镇考古调查中,山东大学与耶鲁大学开展了合作,成为全国高校中最早与国际携手的高校之一。

中美两国联合考古队对日照两城遗址进行发掘

美国考古学家在日照两城遗址
方辉自始至终亲历了这次合作,他从中学习到了国外的一些发掘理论和方法,涉及广泛,涵盖植物考古、动物考古、体质人类学,甚至还有对酒等饮料的化学考古方法。国外学者们更重视环境的研究,认为古代先民在一个地方生活,肯定要适应环境、利用环境、利用资源。

中美两国考古队在日照两城遗址(左二为方辉)
方辉教授根据历年来的考古调查与发掘得出结论,日照两城遗址是我国一座新石器时代的城址。它有城有壕,城壕内的面积在100万平方米以上,这是中国北方地区目前所知最大的龙山文化聚落。

日照两城遗址发掘现场

日照两城考古发掘现场
关于两城遗址是中国最早的城市这个说法,方辉教授告诉我,这是上世纪30年代英国版的《世界史便览》当中这样评说的。这个信息我记录在案,当时没有抽时间去找这本《世界史便览》。
2010年去日照拍摄时,当时的日照市委书记杨军对我们的拍摄非常支持,因为我和杨军书记是在2005年拍摄纪录片《青岛要塞》时认识的,他当时在青岛市委宣传部当部长,这次在日照见面也算是老相识了。他安排日照市旅游局给予全力配合,旅游局派出了张荣英和李苇两位同志跟随摄制组配合拍摄。
在日照市博物馆,我对陪同我们拍摄的日照市博物馆馆长说,你们日照两城是中国最早的城市,可惜最早记载这个说法的《世界史便览》还没有找到,如果能找到这个证据就更好了。让我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位馆长竟然对我说他有,我当时非常惊奇的问他,你怎么会有啊?他说他是在一个旧书摊上偶尔碰到的,当时也是如获至宝,花了一百多块钱把它买下了。听到这个消息,我们太高兴了,请他拿出这本书进行拍摄。看到这本书时才知道这并不是英文原本,而是我国翻译后再版的。

由三联书店再版的《世界史便览》

《世界史便览》中关于日照两城是中国最早城市的介绍
当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又想起了这位馆长,想再和他核对一些事,但是忘了他叫什么名字了。恰巧,我与时任日照市文旅局局长的肖梅熟悉,就请她帮我打听。经过一番周折,肖梅终于打听到了这位馆长姓董,叫董书涛,现在已经不在博物馆,调到日照市委宣传部工作了。经过肖梅局长的牵头,我和董书涛同志也联系上了,他也很高兴。我们共同回忆起了十年前拍摄纪录片时的情形,他还给我发了一些相关照片。

董书涛(左)向前来日照调研的原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右)汇报博物馆工作

李群部长(中)认真听取董书涛馆长(右)关于日照博物馆建设发展的工作汇报(2007年)
转眼间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在日照拍摄时的情景仿佛就在眼前。今把这段经历回忆出来,与今日的朋友们分享。

在日照拍摄时,与日照电视台的两位年轻同行陶玉亮(右)、王平山(左)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