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照之名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探寻

日照之名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内涵探寻"/

“日照”这个名称的由来,主要与它所在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有关。具体来说:
1. "“日”字的含义":指太阳。 2. "“照”字的含义":指照射、光明。 3. "“日照”的直意":就是指太阳的光芒照射。
"更深层次的原因与地理背景:"
“日照”这个地方之所以得名,是因为它地处黄海之滨,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日照时间最长"的地区之一。
"地理位置":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三面环海(东临黄海,南濒日照港,北靠青岛港),西接临沂。 "地理影响":由于濒临黄海,海洋性气候特征显著。海洋水体具有较大的热容量,夏季能够吸收大量热量,使得该地区夏季气温相对温和,但白天阳光充足,日照时间较长。冬季,海洋对陆地有一定的“暖湿调节”作用,但日照依然充足。 "“日出之滨”":这个地理位置使得日照市成为太阳最早照射到的地方之一,有“中国日出第一城”的美誉。这种充足的日照资源,不仅带来了明媚的气候,也赋予了这里丰富的海洋资源和宜人的自然环境。
"总结来说,“日照”这个名字直接描述了其“太阳照射充足”的地理特点,尤其是利用了“日照时间最长”这一显著优势,成为了城市名称的

相关内容:


据记载,“日照”这个名字最早出现在宋哲宗元祐二年(1087)。当时日照这个地方拟建镇,因发现每当凌晨太阳从海中冉冉升起的时候,那一缕缕阳光先照到的就是这片土地,所以,取其“濒海日出处初光先照”之意命名。有人认为,在登泰山观日出时,那太阳刚刚露出的地方就是日照海滨的日出景观。

日照是太阳文化的发祥地。这点有四条论据可以证实:第一,已照境内出土的文物上的“日月山”象形文字,比其他地方的太阳象形文字要早1000多年。第二,日照古属东夷部落,部落首领叫炎帝,当时部落的族徽就是“太阳”,炎帝被称为太阳神。第三,日照这里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就是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日,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获得了丰收。据说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叫煎饼,这也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第四,日照的别称叫“太阳城”。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由著名歌唱家范琳琳演唱的《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了全国新歌比赛大奖。

发布于 2025-07-27 07:42
收藏
1
上一篇:日照市改名之谜,揭秘其前身令人称奇的古称 下一篇:日照两城,探寻中国最早城市称号的起源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