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悠久历史,从2000年前见证“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实证

台湾悠久历史,从2000年前见证“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实证"/

相关内容:

台湾,这片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宝岛,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关于“自古以来”这一说法,究竟可以追溯到多久以前?

许多人可能会想到明清时期,郑成功击败荷兰人,康熙帝又将台湾纳入大清版图,这几百年的历史似乎已经足够悠久。

但事实上,台湾与祖国的联系远不止这几百年,而是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战国:台湾的早期文献记载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台湾就已经出现在中国的文献记载中。

战国时期的古地理名著《禹贡》中提到的“岛夷卉服”,其中的“岛夷”指的便是台湾岛。到了汉代,《前汉书·地理志》中记载的“会稽,海外有东缇人”,这里的“东缇”同样指的是台湾。这些早期的文献记载,为我们揭示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深厚渊源。

三国时期:台湾与中原的密切联系

三国时期,台湾与中原地区的联系更加密切。

吴国丹阳太守沈莹所著的《临海水土志》中,对台湾有了更为详细的描述。当时,台湾被称为“夷州”,属会稽郡。

公元230年,孙权派遣将军率领一万士兵乘大船前往台湾,在今天的台南市和嘉义一带登陆。这一历史事件,标志着台湾与中原地区的联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根据《临海水土志》的记载,三国时期台湾土著的特点是“断发纹身、凿齿”。这些风俗习惯与古越国的文化极为相似,表明早在2000年前,南方地区的闽越人士就已经开始陆续迁徙到台湾。

这一发现,不仅证实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文化联系,也为我们理解台湾古代文明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线索。

隋唐时期:人员互通的频繁

到了隋唐时期,浙江、福建等地与台湾的人员互通更为频繁。

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唐宪宗年间的状元施肩吾,晚年隐居时率大批族人渡海在澎湖列岛定居。南北朝时期的宋金之争,导致大量中原人士迁往台湾避祸,进一步加深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

南宋初年,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在行政上划归福建泉州、晋江管理。镇守福建的将领汪大猷在澎湖建立军营,遣将分屯各岛。

根据《汪大猷形状》中的记载,当时的台湾岛内除了传统的渔业外,已经开始种植粟米、小麦等农作物,逐步发展起了自己的农耕体系。

这一时期的台湾,已经与中原文明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元明时期:航线的完备与人口的激增

元明时期的近400年里,福建前往台湾的航线已经非常完备。

明代福建泉州官府府志中明确记载:“东出海门,周行两日。”这一航线的开通,使得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更加便捷。在明末郑成功从荷兰人手中夺回台湾时,台湾人口已经达到了5万。

而在郑成功正式经营台湾的短短二三十年后,人口更是突破了10万大关,并开始了几何倍数的增长。

考古发现:台湾与华南大陆的文化同源

从战国时期到清朝,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如果算上考古发现,这一历史甚至可以追溯到更久远的时期。

台湾凤鼻头的旧石器时代遗址中出土的石器,与湖北、广西等地同时期的器具在器形上非常相似;

新石器时代的众多遗址,如台湾凤鼻头文化遗址中的红陶几何印纹,与福建昙石山遗址中的出土物极为相似;

台湾北部的圆山文化遗址出土的锄头、铲子、石斧,也与江西、福建、广东等地出土的文物系出同源。

这些考古发现,不仅证实了台湾古代文明与华南大陆古代文明的密切联系,也表明它们有机地组合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民族文化整体,共同为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总而言之,台湾与祖国大陆的联系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从早期的文献记载到三国时期的密切联系,再到隋唐时期的人员互通和元明时期的航线完备,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关系始终紧密相连,考古发现更是为我们揭示了台湾古代文明与华南大陆古代文明的同源性。

因此,当有人问起“台湾自古以来到底有多古”时,我们可以自豪地:至少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如果往更久远的时期追溯,千秋万载,台湾始终是中华文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这片宝岛,不仅是祖国的瑰宝,更是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遗产。

#历史##台湾##历史回眸##历史冷知识##文化#

文本来源:@玄九尘

发布于 2025-07-27 04:42
收藏
1
上一篇:台湾在历史长河中的名称演变轨迹 下一篇:揭秘台湾名称的由来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