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台湾名称的由来之谜

揭秘台湾名称的由来之谜"/

台湾名称的由来是一个复杂且有多阶段的过程,涉及不同的历史时期和语言文化。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 "早期原住民名称 (Tainan - 嘉南族语):" “台湾”这个名字最早可能源自台湾南部的"嘉南族"(具体部落有争议,说法不一)的语言。其中一个说法是来自他们用来称呼当地某个山丘或区域的词语,经过语音变化演变成了“Tainan”(台南)。当时这个名称可能指代的是台湾西南部或特定区域,而非整个岛屿。
2. "“大湾” (Daiwan - 郑成功时期):" 17世纪,荷兰人(Daiwan)和西班牙人(Tayouan)曾统治台湾南部。荷兰人使用“Formosa”作为其行政中心“热兰遮城”(Zeelandia,今台南)附近的港口名称,但荷兰语文献中也常出现 "Groot Formosa"(意为“大Formosa”),有时被音译为“大湾”(Daiwan)。这个称呼强调了台湾作为一个大型港湾或岛屿的地理特征。
3. "“台湾” (Táiwān - 清朝时期):" "早期使用:" “台湾”作为台湾全岛的名称,最早出现于明末清初。郑成功驱逐荷兰人后,将行政中心

相关内容:


台湾省

祖国宝岛台湾,在古代不同历史时期曾经出现过数个不同的名称。台湾最早出现在文献中的名称可以追溯到《尚书·禹贡》中记载的“岛夷”,秦汉时期曾称“东鲲”, 三国时期曾称“夷洲”,隋唐至宋朝时期曾称“流求”,元朝时期曾称“琉球”, 明朝初期曾称“东番”,明朝中期曾称“大湾”“大员”或“台员”。明朝万历年间,开始正式使用“台湾”称谓,清季麒光《蓉州文稿》记载,万历年间(1573年~1615年),“海寇颜思齐踞有其地,郑芝龙附之,始称台湾”;崇祯八年(1635年)何楷、王家颜等人奏疏中有:“今欲靖寇氛,非墟其窟不可。其窟维何?台湾是也。”那么,“台湾”这一名称是怎么来的呢?有两种说法:一是闽南话中“员”与“湾”同音,明代大批移民迁居台湾,给该岛起名“台员”,“台员”即“台湾”;二是明代该岛上的平安镇大海湾附近有村庄名大湾,大湾附近的土著称台窝湾族,汉人遂以该族名称称其地名,将台窝湾简称“台湾”。

发布于 2025-07-27 04:42
收藏
1
上一篇:台湾悠久历史,从2000年前见证“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实证 下一篇:中国台湾省,唯一的合法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