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苏芮、苏拉、海葵“退场”,揭秘台风名称为何被替换背后的故事

“杜苏芮、苏拉、海葵“退场”,揭秘台风名称为何被替换背后的故事"/

台风名称被“除名”通常是因为该台风造成了严重的灾害,为了纪念这一事件或避免名称重复使用,国际台风委员会(Typhoon Committee)会从其台风命名列表中移除该名称,并替换为新的名称。
对于杜苏芮、苏拉、海葵这三个台风,它们被“除名”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灾害性:这三个台风在登陆或影响其所在地区时,可能造成了较大的破坏和人员伤亡,因此被列入除名名单。
2. 纪念意义:除名后的台风名称可能会被用来纪念在灾害中牺牲或受到严重影响的人们,以表达哀悼和纪念。
3. 避免重复:如果某个台风名称频繁出现,为了避免混淆,国际台风委员会会将其除名,并替换为新的名称。
4. 国际合作:台风名称的除名和替换需要国际台风委员会各成员国共同商议决定。
需要注意的是,台风名称的除名和替换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具体到杜苏芮、苏拉、海葵这三个台风,它们被除名的原因可能涉及上述因素之一或多个。

相关内容: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今天(5月28日)从中国气象局获悉,在今年2月份召开的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第57次届会上,与会会员达成一致,决定对2024年度3个台风名称进行替换。新增的3个台风名称分别是“Bori”“Saobien”和“Tianma”。其中,

“Bori”由韩国提供,用于替换“Doksuri/杜苏芮”;

“Saobien”由越南提供,替换“Saola/苏拉”;

“Tianma”由中国提供,替换“Haikui/海葵”。

据了解,台风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现象,科学合理的命名规则对台风监测和预警至关重要,它便于我们准确识别台风,还承载着一定的气象文化意义。

台风名称为什么会“以旧换新”?

按照世界气象组织的规定,亚太台风委员会负责为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地区的台风命名、除名及更名事宜。包括中国在内的14个会员各提供10个名字,构成一个完整的命名表,这些名字按顺序循环使用。

如果某个台风因灾害过大给某一地区造成极其严重的影响,比如重大人员伤亡、巨大经济损失等,相关会员可向台风委员会提出对该台风名称进行除名的建议。此外,若某一名称因其他原因(如具有不雅含义、政治敏感性等)被认为不合适继续使用,也可能被提议除名。

台风委员会将根据提议进行商讨和投票,若全体成员达成一致意见,该台风的名称将被正式从命名表中移除,并由相关会员提供新的替代名字。这一机制旨在确保台风命名的科学性、适用性和文化适宜性,同时尊重各会员国家和地区的实际情况和文化传统。

命名规则

在命名规则方面,每个名称需满足多项条件:

名称不能超过9个字母,以便于清晰、准确地传达信息;

要确保容易发音;

在各会员所使用的语言中应有明确且无不良的含义,不会给各会员带来任何困扰;

不能是商业机构的名称。

这些台风的新名字不仅丰富了台风命名体系,也展现了各会员国家和地区丰富的文化特色。

新增3个台风名称中文译名

(总台央视记者 褚尔嘉)

发布于 2025-07-22 05:29
收藏
1
上一篇:“苏拉横扫香港,天文台紧急拉响‘十号风球’!” 下一篇:姚明队友系列,探寻篮球传奇背后的英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