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川的几款代表酒。从左至右:剑南春“十年”、五粮液、国窖1573、全兴“熊猫”(李寻摄)
拙著《酒的中国地理》介绍四川白酒的那个章节名叫:“中国的大酒窖:四川”。因为四川酒的品种太多了,之所以形成这么多品种,和她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复杂的经济地理和历史地理的变化有关。四川在秦岭以南,《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上有篇文章甚至称四川是内地的“海洋性气候”,比较潮湿、夏季炎热,这种环境适合多种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而数次的战争变化也导致了四川白酒业的巨大发展,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西迁入四川、重庆以及战争中酒精工业的发展,都极大地推动四川白酒行业的发展(详情请参阅《酒的中国地理》)。
最近我们又统计了一下四川目前有多少个白酒品牌,并把它们标识在四川省的地市分布地图上,形成了“四川白酒分布地图”,在这篇文章里,在四川23个行政区,整理罗列了 86 个白酒品牌。
在这里还要补充说明一下,四川除了酒厂多、酒品牌多之外,香型也是比较丰富的:主要的香型是浓香型;另外一个分布数量巨大、但是外界不太了解、主要在本地销售的香型是川法小曲清香型白酒;比川法小曲清香型白酒有名的是四川的酱香型白酒,著名的品牌有郎酒、仙潭酒等。另外,四川也生产其他香型的白酒,比如芝麻香型。
酒多了,有时候就不太好选。如果到四川去,你会感觉眼花缭乱,不知从何选起。我和大家分享一个简单又比较实用的办法,即先把四川有代表性的“六朵金花”和“十朵小金花”先品尝一下,尤其是要尝尝“六朵金花”:五粮液、泸州老窖、全兴酒、剑南春、郎酒、沱牌舍得。品尝这些酒,选它们有代表性的酒,五粮液就选52%vol的五粮液,泸州老窖就选国窖1573。尽管五粮液和泸州老窖在全国的影响大、销量也最大,但是四川其他品牌的酒,比如剑南春的高端酒剑南春年份酒,我个人认为比52%vol的五粮液还好;全兴的熊猫酒也要比52%vol的五粮液和国窖1573略好一点。青花郎目前是郎酒的代表酒;沱牌舍得近年来变动比较大,我现在还无法判断哪款酒能代表其水平。
同一个品牌下的产品的差距是非常值得品鉴的,可以帮助我们建立起来同一个品牌间不同的产品其酒质的差异。比如五粮液酒厂有五粮液、还有五粮春,五粮春也要尝一下,它跟五粮液的差别是很明显的;泸州老窖的国窖1573和泸州特曲的差别也是很明显的。新版的泸州特曲我印象中大概是6年前推出来的,当时我去买酒,经验丰富的销售人员告诉我说泸州特曲比国窖1573的性价比要好,便宜将近一半的钱,香气和口感差不多。我半信半疑,就买了回来。如果单就香气口感来讲,这两款酒的差别确实不太大,但如果定量饮用、饮用量比较大的话,比如饮到150ml左右,这两款酒的身体感受差异是非常大的——泸州特曲远不如国窖1573。对同一个品牌下不同产品线的代表产品进行定量品饮,能感受到产品之间的差异。这种经历会帮助你增加品酒经验,建立起来对各种酒的酒质差别的识别能力。
以上我说的都是作为一个普通消费者选酒时要考虑的问题,而且针对的主要是市场能买到的成品酒。对于定制酒的酒商和某些需求量比较大的客户到四川去定酒、选酒来说,就是另外一回事情了。就我个人的感受来讲,如果需求量比较小,比如就定两三百箱酒,你到四川基本定不着酒。为什么呢?因为四川酒厂的规模和产量都比较大,可能是全国最大的地方;窖池也非常大,四川的窖池跟安徽亳州、贵州茅台镇的窖池相比,至少大一倍,有的甚至大五倍以上。十多年前我到茅台镇时,一个酒厂年产几百吨酒算是产量很大了,同时期在四川一个酒厂年产几千吨酒是家常便饭,年产过万吨的酒厂比比皆是。产量大了,其主要客户就是那种销售量和需求量大的大客户。一次不定个五千件、一万件酒,你就别来了;想订两三百箱酒,跟在成品酒中选择差不多,我仔细比较过,还不如选择成品酒中品牌比较好的酒,品牌中酒质好的成品酒,在小需求量这个前提下是最有性价比的。
四川是中国原酒的最大产地,四川邛崃被称为“原酒之乡”。所谓原酒,就是原料酒(也叫原度酒),主要提供给B端酒厂。生产原酒的酒厂,其客户一年要采购的原酒,少则百十吨,多则可能数千吨,这样的客户才是四川酒厂的客户。如果你像一个消费者一样要个一两箱酒或者十来箱酒,只能在成品酒市场上去购买了。小批量定制酒要到小规模酒厂分布多的地方去找,才会有相对稳定成熟的酒厂提供相关的服务。
(李寻、楚乔合著的“白酒三部曲”——《酒的中国地理》《中国白酒通解》《中国白酒配餐学》已经全部出齐,有需要了解的朋友请添加微信18681846742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