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其林指南褒贬不一,谁才是好味道的终极定义?| 睡前聊一会儿

米其林指南褒贬不一,谁才是好味道的终极定义?|

标题:米其林指南褒贬不一,谁来定义好味道?
睡前聊一会儿:
在这个美食横行的时代,米其林指南几乎成了高端餐饮的代名词。它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美食爱好者的心,但与此同时,关于米其林指南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那么,究竟谁来定义好味道呢?
首先,米其林指南的定义来自于一个国际化的评审体系。它由专业的评审团队组成,这些评审员来自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他们凭借丰富的餐饮经验和敏锐的味觉,对餐厅的服务、环境、卫生、创意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米其林指南的星级评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餐厅的国际认可度和品质保证。
然而,好味道的定义并非绝对。每个人对美食的喜好都是独特的,受到个人口味、文化背景、成长经历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个人的味蕾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米其林指南虽然权威,但并不能完全代表所有人的口味。
有些人认为,米其林指南过于注重形式和价格,忽略了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他们认为,美食的本质在于分享和快乐,而不是仅仅追求所谓的“高级”。这种观点强调的是美食的普及性和亲民性,认为好味道应该让更多人能够享受到。
另一方面,也有人认为米其林指南是美食界的风向标,它能够引导人们发现更多优秀的餐厅和美食。这种观点认为,米其林指南的星级评定有助于提升餐饮行业的整体水平,从而

相关内容:

睡前聊一会儿,梦中有世界。听众朋友们,晚上好!

最近,关于米其林美食指南的新闻着实不少。上个月底,首次发布的北京指南被网友指摘为“洋榜单品评中国味”,引发网友讨论。在邻国日本,连续12年获得米其林三星评价、被誉为“寿司之神”的数寄屋桥次郎今年因不再接受散客预订被除名。然而,没上榜未必遗憾,上了榜未必开心。韩国首尔一家意大利菜的主厨近日起诉米其林公司,只因在明确拒绝参与评选后依然被列入榜单。

正所谓“众口难调”,为千变万化的美食制作一份统一的评价榜单,注定免不了聚讼纷纭。有人说,此次发布的《2020北京米其林指南》中,上海菜、浙江菜打头阵,真正的北京味道并不算多。还有人说,此次登上米其林“必比登推介”的豆汁、卤煮、爆肚等小吃,即便在北京人当中也不是人人都喜欢,食客们照此按图索骥未必能尽兴而归。还有人说,米其林榜单以法国菜的“精致美食”为评价原型,相比而言,简单朴实的意大利菜很难打动评委,所以难怪有餐厅上榜反而觉得“丢脸”。从各种争议来看,这份榜单的效度,或许需要打个问号。

效度未必尽如人意,米其林指南的信度还算不错。从一份鼓励出游、刺激轮胎消费的小册子,到今天备受各国追捧的美食榜单,一百多年来,米其林发展出了一套独特的评选标准和企业文化。从“美食密探”匿名造访、自掏腰包,人均一年试吃240顿饭,到独立评审、形成报告、建立共识后公司每年更新一次结果,米其林指南为市面上的美食榜单奠定了一套规范的评选流程。口味过人固然重要,餐厅环境、服务态度都会与评选挂钩,数寄屋桥次郎寿司此次落选米其林指南,这也提醒那些想参加评选的餐馆,必须按照榜单偏好对美食、服务、经营作一番彻底的规划。

口耳相传的年代,一本详实的米其林红册子可以省去找餐厅的不少麻烦。时下,以众包和大数据为支撑的餐饮点评网站、更具个人色彩的美食博主以及各种层出不穷的美食排行榜为食客找寻餐厅带去了更多简便选项。然而有意思的是,每到饭点,“一会儿吃点什么好”仍然常常成为难倒众人的“灵魂拷问”。毕竟,果腹与滋味,小酌一杯与大餐一顿,吃个原汁原味与吃个品味格调,吃完饭再合影与照完相再吃饭,代表着附丽于饮食之上的不同标准和需求。这个时候是相信个人感觉、相信大众点评还是相信专家评审,很多人难免会产生困扰。

另一方面,在味道之外,美食还关乎着记忆与认同。英国姑娘扶霞1993年来中国旅游后对中国美食魂牵梦萦,自此开始了留学中国、寻味中国的旅程,她说:最最简陋的“苍蝇馆子”端出来的中餐,也比在伦敦能找到的任何一家好吃。还有人认为,再好吃的饭菜恐怕都不及妈妈的手艺。有研究甚至认为,儿时的饮食结构会一定程度上塑造肠道菌群,让每个人拥有不同的口味偏好,长大后的饮食习惯又会不断强化这种选择路径。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多在国内“饭来张口”的留学生学成归国都会厨艺大增,看来人生中你吃的每一口饭真的都算数。

饱食一日三餐,同享天伦之乐。追求好味道的背后,是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它是张季鹰飒然回乡的莼鲈之思,是袁子才食不厌精的《随园食单》,更是梁实秋《雅舍谈吃》里记录的过往佳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食排行、榜单经济丰富生活,合用则聊备一格,不合则付之一笑。幸福的味道关乎选择,但不同的选择没有高下之分。更重要的是,选择的主动权永远应由你我自己把握,“米其林与否”不该成为一个值得纠结的问题。

这正是:

榜单纷繁迷人眼,玉盘珍羞直万钱。

白首难忘儿时味,清粥小菜亦垂涎。

大家晚安!

(文 | 杨翘楚)

荐书

《与时代谈谈心——睡前聊一会》

简介

两年前,人民日报评论部的年轻人,在“人民日报评论”微信公众号开了个小栏目——“睡前聊一会儿”。聚焦文化现象、社会心态,以大时代为底色,以轻阅读为指向,与年轻人360°无死角对话,这个栏目很快吸引了大批读者,成为了近300万人的睡前必看的读物。

化身“党报评论君”观世相,这一栏目提供了一个触摸时代、感知社会的窗口,成为主流媒体评论放下身段、延展新可能的有益尝试。以坦诚与真挚的姿态观察世界并不容易,以文字推动更多人理解、包容社会的多元则更难,但是这本书做到了。

发布于 2025-07-21 14:56
收藏
1
上一篇:震惊!闲鱼卡券自动发货“躺赚”项目揭秘,是馅饼还是陷阱?深度解析 下一篇:缅怀之情,尊敬之意,给老人上坟选何种鲜花表达敬意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