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夏临,蟹膏盈。在汕头金平区的牛田洋蟹塘边,一只肥美的青蟹挥舞着它的螯钳,划开波光粼粼的池面。而此刻,数百公里之外,它的同伴带着咸淡水交界处独特的鲜味,登上了粤港澳大湾区的餐桌,飘香全国。

“金品”牛田洋青蟹
从一方池塘到闯荡大湾区,汕头金平区的土特产正在上演一场精彩“变形记”。其背后,是金平区近年来通过积极探索与创新,走出的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以现代农业产业园为“引擎”,龙头企业为“骨架”,品牌打造为“羽翼”,推动“养在深闺”的土特产走向更广阔市场。
兴产业,龙头舞动聚势能
在现代化水产养殖基地,智能监测系统实时显示水质参数,工人只需轻点手机就能完成投喂作业。“以前养蟹靠经验,现在靠数据说话。”养殖工人的底气,来自于金平区大手笔投入打造的农业产业园。

金平区正以“产业园+”模式编织更为完整的产业网络和链条
据悉,近年来,汕头金平区投入了超3亿元建设4个农业产业园区。“这不是简单地扩大规模,而是要让产业链‘长骨头长肉’。”据汕头市金平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方面介绍,在金平区的农业版图上,19家龙头企业覆盖了水产育苗、预制菜研发、冷链物流以及品牌策划等业务范围。
目前,金平区正以“产业园+”模式编织更为完整的产业网络和链条——市级水产产业园已率先通过验收,省级水产产业园完成八成建设量,农产品加工和预制菜产业园也在加速推进。这些园区不仅能够优化生产条件,更将通过产业链延伸催生出新的增长点。
走进国家级龙头企业海霸王公司,“甲天下”等品牌产品琳琅满目,年销售额破亿元,其最新推出的虾滑与潮汕特色牛肉滑,凭借“大颗粒虾肉”“潮汕手槌模拟工艺”等创新,成为餐饮和家庭消费的爆款;省级龙头粤兴企业的“金标”虾饺,带着潮汕风味闯进欧洲市场;龙胜水产的虾仁产品走进全国商超,年加工能力超万吨。“这些龙头企业不仅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增收,而且上游连基地,下游通市场,土特产的销路就像被装上了‘导航’。”汕头市金平区农业农村和水务局的相关负责人说。
强品牌,金平“金品”声名扬
牛田洋青蟹、胜隆莲藕粉、天港番石榴……走进金平区农产品展销中心,琳琅满目的特色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如今这些带着泥土芬芳的“金平味道”正一步步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据了解,这些“土特产”成为“金品”,身价倍增的秘诀,在于品牌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去年,“牛田洋青蟹”拿下“粤字号”区域品牌认证,这是汕头金平区继营养麦片、太妃虾、欢乐虾枝、三角虾饺、鱼露、满天红蝴蝶兰等6个“粤字号”品牌之后,又一张“金色名片”,增加了金平“金品”的含金量。

2024年牛田洋青蟹养生文化节现场
在去年的牛田洋青蟹养生文化节上,烹饪大赛香气四溢,直播间里主播们边蒸蟹边吆喝,让青蟹与广大市民游客和网友完成了一场美丽的“蟹”逅,推动“金平味道”持续破圈、深入人心。“过去是单打独斗、靠天吃饭的日子,如今通过‘企业+基地+农户’的联农带农机制,有了品牌和活动助力,销路越来越宽,相信日子也会越过越红火的。”去年参加了牛田洋青蟹养生文化节的养殖户林伯感慨地说。
对于养殖户和企业而言,产品卖出去是第一步,卖出好价钱更为重要。为此,金平区近年来积极组织企业参与“2023深圳消费帮扶直播带货”“汕头预制菜美食博览会”“汕字号预制菜省外推介”等20余场线上线下展销活动,涵盖2024潮汕(国际)食品展、2025广东农博会等重点展会,通过高频次参展持续提升金平农产品的品牌影响力,推动从“卖得出”向“卖得好”跨越。
文、图|记者 赵映光 通讯员 张舒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