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小知识,深度解析“先下后上”的重要性

轨道交通小知识,深度解析“先下后上”的重要性"/

在轨道交通(如地铁、轻轨等)中,强调“先下后上”的原则,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考虑:
1. "提高效率":当乘客在乘坐地铁时,先下车再上车,可以减少列车在站点停留的时间。这有助于提高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乘客等待时间。
2. "安全考虑":在紧急情况下,如列车需要紧急制动或疏散乘客,如果所有乘客都按照“先下后上”的规则行动,可以更快地完成疏散,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3. "避免拥挤":在高峰时段,地铁车厢内乘客较多。如果大家都能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可以有效避免车厢内拥挤,为后续上车的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乘车环境。
4. "文明乘车":遵守“先下后上”的规则,也是文明乘车的一种体现。这有助于营造和谐的乘车环境,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5. "方便管理":轨道交通工作人员在管理乘客上下车时,更容易掌控秩序。如果乘客都按照“先下后上”的规则行动,工作人员可以更高效地进行疏导和指挥。
总之,“先下后上”的原则有助于提高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保障乘客安全,营造良好的乘车环境,是轨道交通运营中的一项重要规则。

相关内容:



轨道交通小知识

为什么强调先下后上?

有小伙伴可能会问,为什么总是强调“先下后上”。由于列车停站时间有限,边下边上,车门处的乘客就会像“扭麻花”一样乱成一团,大家上下车都慢,效率低下。因此,上车后尽量往车厢中部走,方便后面的人上车。下车前,提前走到车门附近准备,等车门打开后快速有序下车,为上车的人腾出空间。

一个人快不是真的快,让列车按时发车,运行顺畅了,才是真正的节省时间哟!





图/刘康

此外,有小伙伴们问可以用物品阻挡车门关闭吗?被门夹住了该怎么办?这些问题小编今天也带来了回复。

问:可以使用其他物体阻挡车门关闭吗?


答:轨道交通列车的车门设有防夹功能,在夹到宽度超过2.5厘米的物体时,会自动弹开至20厘米,然后再关闭。在再次关闭的过程中,如果仍有障碍物,车门会再次弹开,并保持打开状态,此时列车无法启动。因此,为了保障乘客安全和列车的准点运行,大家不要随意用物品阻挡车门关闭哦!



问:如果不小心被夹怎么办?


答:如果头发等身体部位不慎被车门夹住,请不要用力拉拽以免给自己造成伤害,可待列车进入下一站时车门打开后再取出。若情况紧急,或将影响列车运行时,可直接使用车门旁的紧急呼叫装置,或求助其他乘客使用该装置,第一时间联系司机说明情况。位于站台的乘客可向就近的车站工作人员求助。



站台候车

请根据地面指示标识

有序排队候车

列车到站后

先下后上

让出行更安全更高效

REVIEW


建设动态丨18号线北延段重庆站~菜袁路站区间首台TBM顺利始发


“桥头”“沁园”……15个商业品牌将入驻重庆轨道交通


全球两大流量的碰撞丨“甲亢哥”带你看李子坝单轨穿楼


编辑:易姿颖

校对:刘 畅

责编:苏 阳

审核:郭万兵、王工允

终审:胡潆兮

【声明】重庆轨道交通推送稿件除注明原创内容之外,其余稿件文字及图片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电话:023-68002222。

发布于 2025-07-20 12:27
收藏
1
上一篇:西昌市景区景点概览,魅力风光一览无余 下一篇:菲律宾,逾25%国民拥有中国血统,闽南语成连接两岸的“人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