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列车调车员,揭秘铁路运输背后的辛勤守护者

走近列车调车员,揭秘铁路运输背后的辛勤守护者"/

列车调车员是铁路运输系统中非常重要的职业,他们负责在车站内对列车进行调车作业,确保列车能够按照既定的时刻表和运行图进行运行。以下是对列车调车员工作的简要介绍:
### 工作内容
1. "接发列车":负责列车的接发作业,确保列车按照时刻表准确停靠和离开。 2. "调车作业":根据调度命令,对车站内的列车进行调车,包括编组、解体、转线等。 3. "监控信号":观察信号灯、道岔等,确保调车作业安全进行。 4. "记录":对调车作业过程进行记录,以便于后续查询和统计。 5. "应急处理":在遇到突发事件时,如列车故障、信号故障等,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工作环境
1. "户外作业":大部分时间需要在户外进行调车作业,受天气影响较大。 2. "高空作业":有时需要爬上列车顶部进行作业。 3. "噪音环境":车站内噪音较大,需要佩戴耳塞等防护用品。
### 技能要求
1. "专业知识":熟悉铁路运输规章制度、信号设备、列车构造等。 2. "操作技能":熟练掌握调车工具和设备的使用方法。 3. "应变能力":在突发事件中能够迅速做出判断和处理。 4. "

相关内容:

在张家口火车南站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工作不分白天黑夜,将货运列车进行解体和编组,送到要出发的站场或者需要装卸货物的股道上。繁忙的工作同时伴随着很高的危险系数,一个不小心,甚至会危及生命。即便这样,他们仍然默默无闻地坚守在工作岗位上。4月19日,记者来到张家口南站,体验列车调车员工作的艰辛。

钻上爬下列车几十次

4月19日一早,阴云笼罩着车站,空旷的站台上,风在耳边“呼呼”地吹着。在调车员孙金亮的带领下,记者跨过几条轨道来到调车场区。轨道很滑,枕木旁边的碎石子也很硌脚,途中还需注意查看左右,用胳膊左右比划着,快速通过轨道。

据介绍,张家口南站共有8个调车组,每个调车组共有4人,包括一名调车员、一名连接员和两名制动员。“调车属于危险工种,每天要不停地在火车上跳上跳下,负责摘钩、挂钩,把一节节车厢调到正确的货运线上,稍不留神就会发生危险。”孙金亮说。

一台机车驶过来后,孙金亮熟练地钻进了车头和车厢链接部位的下面,接管,开塞门,机车和车厢准备连为一体。孙金亮的眼睛紧紧地盯着两个挂钩,只听“啪啦”一声,车头和车厢紧紧地咬在了一起。为了验证是否挂钩成功,在他的指挥下车头又使劲向前拽了拽。只几分钟的时间,车头和车厢就连接上了。

“如今每天钻上爬下列车大概几十次,要是在前几年每天得百余次。”孙金亮说。

110米内目测准确距离

车头和车厢连接后,孙金亮抓着列车外面的铁梯爬了上去,冲着左胸上挂着的对讲机,发出信号,火车机头推送车辆缓缓进入轨道,“速度不能快了,一般不能超过每小时二十公里。”孙金亮说着,双手紧紧抓住机车铁梯扶手,目视前方,盯着火车入道。

由于火车上没有后视镜,更没有倒车雷达,火车司机无法判断车位距离障碍物的距离,这就需要调车员来指挥,这时调车员就像列车的眼睛,是移动的“人体信号灯”。“打个比方,汽车司机倒车时,车外站一个人,告诉司机还有多少距离,应保持什么速度,该什么时候停车,我们就是这个角色。”孙金亮笑着说道。

最让记者佩服的是,调车员站在最前方车厢的最前端门口,仅凭目测,就能准确说出火车距离前方障碍物的距离。在火车距离前方障碍物110米处,就要通过对讲机喊“10车”的信号。“10车”为110米,随后还要喊“5车”(55米)、“3车”(33米)和“1车”(11米)。“这完全靠眼力,一个合格的调车员,目测判断的距离,误差在10%以内。调车员报出距离后,火车开始慢慢减速,然后停车。”孙金亮说。

“现在调车员都是停上停下,以前我们都是飞上飞下,那种感觉像‘铁道游击队’。”孙金亮乐着表示。

最大的考验就是天气

“我们的这个工作完全是在室外完成,最大的考验就是天气因素。”孙金亮指了指天说。

在调车员们看来,春天,除了风沙大些,相对其他季节要好一些。最难受的还是夏天“蒸桑拿”,“如果天气预报说气温是30摄氏度的话,由于车体是铁的比较吸热,因此车上最高温度能达到60摄氏度。”孙金亮感叹地说,即使手上戴着手套,跳上火车抓住车皮时,还是会觉得灼热。所以即便天气再热,调车员都要全副武装,手套、外套、长裤、胶鞋一样不能少,以免被烫伤。

而到了冬天,每天挂在车厢上,“喝”一路西北风是常事,如果遇见雨雪天气,寒风刺骨,穿再多的衣服也不顶用,调车员要保持身体轻便,也不能穿得太臃肿,作业就十分辛苦。

除了要面对严寒酷暑,夜晚的低温及能见度较低也是对调车员最大的考验。“晚上太熬人了,把人的时差都打乱了,而且张家口昼夜温差很大,凌晨4时是一天中温度最低的时候,我们也得工作。调车员如果犯困了,抓扶梯的手一松,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孙金亮告诉记者。

“扒”在火车上过年

列车不停,调车员的工作就不能停。入路12年的孙金亮只陪家人过了两个除夕。“我们的工作不分节假日,该哪天上班就是哪天上班,雷打不动。”孙金亮说。

春运期间,货多车多,调车员的工作比平时还要繁忙。由于白天黑夜都有火车进站,所以,不少调车员要“扒”在火车上过年。记者又采访了孙金亮的几个同事,对他们来说,过年早已是模糊的概念,因为越是过年期间,他们越忙。“不仅是我们调车员,铁路人过年很少在家的,因为春运车多,值班和加班的人也多。”孙金亮说。

其实,在除夕,他们也想和家人团聚。“在大年三十晚上,不在家的人,肯定都想家。不过,为了春运,我们习惯了!家人也都习惯了!其实这不仅是一份工作,还是一份责任。”孙金亮说。

■记者手记

在采访列车调车员之前,并不熟悉这个职业,也不知道他们的辛苦,有人称他们是现代的“铁道游击队”,也有人说他们是为火车“穿针引线”的人。无论是严寒酷暑,还是白天黑夜,都能看到调车员们纵身跳上列车,双脚站在车梯上,双后抓紧车梯扶手,身体“挂”在车厢外面,随车一起行进。

他们没有掷地有声的豪言壮语,却脚踏实地履行职责;他们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事迹,却用满腔热情谱写出一曲奉献之歌;他们是一个个平凡而普通的工作者,却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执着演绎着不平凡的人生。

来源:张家口新闻网

发布于 2025-07-20 01:15
收藏
1
上一篇:调车人的辛酸历程,你未曾体会的付出与坚守 下一篇:雨夜调车,与狂风共舞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