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青州市,地理脉络与千年传承——探寻青州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瞭望】青州市,地理脉络与千年传承——探寻青州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

青州市位于中国山东省中部,地处东经118°11′至119°11′,北纬36°23′至36°54′之间。以下是青州市的地理位置及历史沿革的简要介绍:
"地理位置:" - 行政区划:隶属于山东省潍坊市。 - 交通位置:青州市位于山东半岛腹地,东临潍坊市区,西接淄博市,南邻临沂市,北靠滨州市。 - 自然地理:青州市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境内有弥河等河流流经。
"历史沿革:" - 远古时期:青州市历史悠久,据考古发现,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活动。 - 春秋战国时期:青州市属于齐国。 - 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青州市属于齐郡。 - 汉朝: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后,青州市属于青州刺史部。 - 三国时期:青州市属魏国青州。 - 隋唐时期:隋朝时期,青州市属青州总管府;唐朝时期,青州市属青州节度使。 - 宋元时期:宋朝时期,青州市属益都路;元朝时期,青州市属益都路总管府。 - 明清时期:明朝时期,青州市属山东布政使司青州府;清朝时期,青州市属山东布政使

相关内容:

青州位置:

青州市原名益都县,位于潍坊市西部,东 邻昌乐,南接临朐,西连淄博市,西北与广饶接壤,东北与寿光毗连,距省会济南140公里,东西最大横距54公里,南北最大纵距68公里,总面积为1569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青州历史悠久,早在七千多年前,这里就有人类活动,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古遗址,遍布弥河、北阳河两岸。周成王时,太公吕尚封于营丘建齐国,益都属齐地;秦代,属齐郡;西汉,置广县,属青州齐郡,青州刺史部治此;东汉,属青州齐国;三国时,属魏地,曹魏并改汉置益县为益都县,县名始定(故城在今寿光城南八里“益城”附近);西晋,西北部属青州齐郡,东南部属徐州东莞郡,东北部属乐安国益都县;永嘉后,北方十六国混战,东晋于广陵侨置南青州,青州直曰北青州,县境区域隶属多变一一始归汉,又归后赵,再归前燕、前秦,并为南燕国都十二年,直至义熙六年刘裕灭南燕后,复归东晋。南北朝对峙,前五十年属南朝刘宋,明帝泰始五年始归北魏,后归北齐、北周;隋代至清末,青州建制与归属或为道、或为路、或为府、或为州,变化频繁,但益都县名义和归属始终未变。辛亥革命后,民国改元,废府置胶东道,后改淄青道,均领益都县;抗日战争期间,我党在铁路北,建益、寿、临、广“四边县”,后改益寿县,属清河地委,后属渤海区党委;铁路南建益、临、淄、博四县联合办事处;东南部建立益东行署。解放后,弥河东和临朐、昌乐接壤处,析置益临县,县城郑母,设青州市,1948年12月,青州市并入益都县,并一度为华东区直属县。之后,均归山东省昌潍地区所辖;1952年,益寿、益临两县撤销,分别归属原建制;1958年临淄并入益都县,1961年底再度分开,益都恢复了原建制;1983年10月后属潍坊市辖。

1986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益都县,改为青州市至今。



发布于 2025-07-17 10:56
收藏
1
上一篇:青州千年风华,历史沉淀不及寿光邹平即墨邹城诸城,西汉建制见证辉煌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