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多年农村自建房设计的建筑师发现,很多在外打拼的人,即便城里有了房,心里还是惦记着老家,

总想着要留一套老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原来,老家的房子不仅是个住处,更是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牵挂和归属感。

建筑师观察了好多年,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村里人往外跑,出去了又往回赶。有人在外买了房,安了家,可心里总像少了点什么,放不下村里的父母和老宅子。以前他觉得这话没啥道理,现在却特别能理解。

为啥非要留套房呢?首先,老家有房,心里就踏实。想想看,城里搬家搬得多了,哪次不是匆匆忙忙,为了生计奔波?邻居是谁都不认识,关上门就是陌生人。可老家的房子不一样,左邻右舍都是看着你长大的婶子大娘,热乎乎的。屋顶漏个雨,喊一嗓子,半条街的人可能都来帮忙。这种人情味,是城里冷冰冰的电梯房给不了的。更重要的是,这房子是咱们的“退路”,有个它,心里就不慌。

建筑师建议想建房的趁早,别等了。别想着花大价钱盖个豪华小洋楼,结果里面空荡荡的,不实用。建个二层小别墅,装修完再弄个庭院,住着舒服,也花不了多少钱。这房子,不光是住,更是把村里的人情给维系住了。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老家的房子,方便以后养老。好多在大城市生活的人,退休后都喜欢回老家住。就是喜欢那股“土味儿”。想想看,门前种上月季,屋后弄个菜园,种点青菜、茄子、番薯啥的。春天看花,秋天赏月,夏天晚上还能看星星,冬天搬个凳子晒太阳。晚上点上小火炉,煮点自家酿的酒,叫上老友,一起唠唠家常,谈谈收成。这日子,多惬意。


还有人觉得,老家的房子能让人心里平静。老了,功名利禄都不重要了,平稳才最要紧。住在老宅子里,不用看人脸色,

没有那些条条框框,远离城市的喧嚣和复杂的人际关系。想热闹了,就和邻居们聚聚,做顿饭,唠唠嗑。想安静了,就自己在院子里侍弄花草,时间就这么溜走了。有网友说,这就是“乡愁”的具象化,是刻在骨子里的记忆。也有人说,这其实就是一种安全感,知道自己还有个根。难怪会这样,看着都让人有点羡慕。

所以说,老家留套房,留的不仅是房子,更是那份剪不断的乡愁和心里的那份踏实。这事儿,还真不好说值不值,但肯定是有它的道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