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四川,传承千年的饵块手工制作技艺揭秘

非遗四川,传承千年的饵块手工制作技艺揭秘"/

非遗四川|饵块手工制作技艺
饵块,又称饵块粑、饵块糖,是四川省传统的地方特色小吃之一,尤其在四川的乐山、眉山等地广受欢迎。饵块手工制作技艺是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承载着四川人民的生活智慧和文化传统。
### 饵块手工制作技艺简介
饵块手工制作技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选材":选用优质糯米、红糖、芝麻等原料。 2. "浸泡":将糯米浸泡在水中,使其充分吸水。 3. "磨浆":将浸泡好的糯米磨成细腻的糯米浆。 4. "蒸煮":将糯米浆倒入蒸锅中,蒸煮至熟透。 5. "揉捏":将蒸熟的糯米团取出,揉捏成块状。 6. "压制成型":将糯米块压制成所需的形状。 7. "切块":将压制好的饵块切成小块。 8. "裹糖":将切好的饵块裹上红糖和芝麻。
### 饵块手工制作技艺的特点
1. "历史悠久":饵块手工制作技艺有着悠久的历史,是四川人民智慧的结晶。 2. "制作工艺独特":饵块手工制作技艺讲究手工操作,每一道工序都体现了匠人的技艺和匠心。 3. "口感独特":饵块口感软糯,甜而不腻,深受人们喜爱。
###

相关内容:


饵块手工制作技艺


饵块自明代传入会理,松坪关作为重要驿站,商贾贩卒穿梭,因旅途带米饭或其他食物不易储存,这里开始也制作饵块。松坪饵块制作已有700多年历史,会理绿水乡松坪村手工制作的饵块最为有名,至今仍保持传统手工工艺。它选用优质大米淘洗、浸泡、蒸熟,用木碓把米饭舂烂捣碎,在案板上手工揉搓,冷却后即成白白胖胖的大饵块。因色白、味香、易于储存、可久放而闻名。20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始至今,一般城镇农户人家来往走访都会选送松坪饵块。

饵块色白,切成块、片、丝入锅煮,不浓汤,且味道好。如不食用,浸泡在水中,久泡也不腐不臭。而松坪的饵块入锅不浓汤,可切成丝做成肉丝饵块、氽肉饵块;切成块、条、片可做成攥碗饵块、烧饵块等多种吃法,而且有一种本地稻谷清香味,颇受欢迎。

发布于 2025-07-15 21:43
收藏
1
上一篇:探秘云南美食,?云南“饵块”?原来是这样做出来的! 下一篇:软糯香浓,回甘满口——尝鲜现做现烧手工饵块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