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风情,尽享地道东北特产美食之旅
东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丰富的自然资源,孕育了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特产。以下是一些东北地区的著名特产:
1. "东北大米":东北大米以其颗粒饱满、口感香糯而闻名,其中以五常大米最为著名。
2. "东北黑木耳":东北黑木耳质地厚实,口感滑嫩,营养丰富,是东北地区的传统特产。
3. "东北榛子":东北榛子以其个大、皮薄、仁饱满、味道香醇而著称。
4. "东北松子":东北松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5. "东北鹿茸":东北鹿茸是一种珍贵的药用资源,具有滋补强壮、生精益血等功效。
6. "东北人参":东北人参是传统的名贵药材,具有大补元气、生津止渴、安神定志等功效。
7. "东北酸菜":东北酸菜是一种用白菜发酵制成的传统食品,酸爽可口,是东北家庭餐桌上的常见菜肴。
8. "东北蓝莓":东北蓝莓果实饱满,味道鲜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9. "东北红松子":东北红松子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
10. "东北榛蘑":东北榛蘑是一种野生菌类,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东北地区的特色食材。
这些特产不仅
相关内容:
红肠,原产于东欧立陶宛,后广为传播至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俄罗斯,属中温风干肠类型。由于该国濒临波罗地海, 气候湿润,不便于风干,且森林资源丰富,为加速该产品的风干,当地用木屑熏烤。木材燃烧过程产成一种富含羰基(> C=0)的混合气体,可大量杀伤微生物,大大延长了其保质期,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具有熏烤的芳香之味的特色香肠。该民族家家有壁炉,饮食面包、香肠为自食自烤。哈尔滨红肠相册(3张)
哈尔滨红肠原本来自俄罗斯,在1913年由一个叫做“爱金宾斯”的技师传到中国,最早生产红肠的企业是“哈尔滨肉类联合加工厂”,也就是现在著名的“哈肉联”。
这种灌肠传到哈尔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为肠的外表呈枣红色,所以被哈尔滨人称之为红肠。生产红肠用的主要原料有肉、肠衣(动物肠衣,以猪或牛的小肠肠衣为最佳)、淀粉(马铃薯淀粉最佳),大蒜,盐和硝等。其中有一半是瘦猪肉,大约三分之一的肥猪肉,有的也加瘦牛肉,其余为淀粉和调料。红肠又称灌肠,因是一种由国外传入的技术,故称西式红肠。制作西式红肠原料易取,肉馅多为猪、牛肉,也可用兔肉或其它肉类;肠衣用猪、牛、羊肠均可。其制作过程也较简单,只要配料合适,其成品香辣糯嫩,鲜美可口,与香肠相比,显得不油腻而易嚼,带有异国风味,很受消费者欢迎。
折叠编辑本段红肠制作
折叠红肠配方
配方一
精瘦肉90公斤、五花肉20公斤、猪肥膘肉2公斤、牛肉20公斤、淀粉20公斤,加配料精盐3.3公斤,食用硝10克、味精300克,胡椒粉(八角、香叶、肉桂、肉豆蔻)250克;肠衣用猪小肠所配长度约300米。
配方二
精瘦肉30公斤,肥肉20公斤、牛肉50公斤、淀粉10公斤、蒜300克、胡椒粉100克,胡椒粒50克、肠衣用牛大肠。
折叠加工设备
绞肉机、搅拌机、灌肠机、烘烤箱和水煮锅、冰箱等。
折叠加工工艺
1、腌制:将原料肉用盐腌制,使盐分混合均匀地进入肉体。按照上述配料计算,一般加盐量为肉重的2~3%。同时加入盐重5%的食用硝,瘦肉先削皮剔骨,和肥肉分别腌制,揉搓均匀后,置于3~4℃冰箱(库)内冷藏2~3天。
2、绞拌:将腌制过的肉切成肉丁加上配料,装进搅肉机绞碎,然后倒入经清水溶解过的淀粉中拌匀,肥肉丁或猪肉这时也可加入。肉馅充分搅拌,边搅边加清水,加水量为肉重的30~40%,以肉馅带粘性为准。
3、灌肠:用灌肠机将肉馅灌入肠衣内,灌肉后每隔18厘米左右为一节,按顺时针拧成节。用木制杆或是铝制杆穿起。
4、熏烤:将红肠放进烘箱内烘烤,烘烤温度掌握在65~80℃,烘烤时间按肠衣细粗分别为0.5~1小时。烘烤标准以肠衣呈干燥,肉馅呈红色为佳。(最原始的是用明火烤制,就是用木头像北京烤鸭一样烤制)
5、水煮:将红肠水煮,水煮温度为80℃,水煮时间因肠衣种类而不同,羊肠10~15分钟。猪肠20~30分钟,牛肠0.5~1.0小时。水煮标准是肠体发硬,有弹性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