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腊八,腊八节必吃的传统美食大盘点

过腊八,腊八节必吃的传统美食大盘点"/

过腊八节,中国传统的习俗是吃腊八粥。腊八粥是用大米、小米、红豆、花生、莲子、红枣等多种食材熬制而成的,寓意着五谷丰登、吉祥如意。不同地区可能会有不同的食材和做法,但基本宗旨都是祈求新的一年里家庭幸福、身体健康。除了腊八粥,部分地区还有吃腊八蒜、腊八面等习俗。

相关内容:

今天是农历腊月初八,老话讲“过了腊八就是年”,传统意义上新年从今天开始,直至正月十五结束。今天小编与您分享过腊八,舌尖上的讲究。

1、腊八粥

腊八这一天有吃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七宝五味粥。在民间,家家户户也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合家团聚在一起喝,并馈赠亲朋好友。做腊八粥的用料包括大米、小米、糯米、高粱米、紫米、薏米等谷类,黄豆、红豆、绿豆、芸豆、豇豆等豆类,红枣、花生、莲子、枸杞子、栗子、核桃仁、杏仁、桂圆、葡萄干、白果等干果。腊八粥不仅是时令美食,更是养生佳品,尤其适合在寒冷的天气里保养脾胃。

2、腊八醋

在中国北方地区有在腊八这天用醋泡大蒜的习俗,名“腊八醋”。大年初一吃饺子,要吃素饺子,取一年素素净净之意,蘸腊八醋吃,别有一番滋味。腊八醋不仅味道醇正,而且久放不坏。

3、腊八蒜

泡腊八蒜是华北一带的习俗,从腊八前后开始泡制,7到10天就变成湛青翠绿的颜色了。米醋色淡,泡过的蒜色泽如初,橙黄翠绿,口感酸辣适度,香气浓而微甜。蒜辣和醋酸的香味溶在一起,味道独特,是吃饺子的最佳佐料。

4、腊八豆腐

腊八豆腐是腊八前后,安徽省黟县地区民间传统小吃之一。生活简朴的黟县人外出经商,带上它作为菜肴可以吃上很长的时间。腊八豆腐是用小黄豆做成豆腐,中间挖洞放入食盐,在温和太阳下烤晒而成,使盐分慢慢吸收。成品的腊八豆腐圆柱形中间一凹,不易变质随吃随取。

5、腊八面

北方一些不产或少产大米的地方,人们不吃腊八粥,而是吃腊八面。做腊八面前一天下午就得炒好臊子、和好面。锅里水烧开后,先把洗泡过的黄豆、小米、粉条、木耳、黄花菜等下入,煮至快熟时,下入面,最后再把准备好的肉臊子调进去,加入盐、花椒等调料,做成一锅香喷喷的腊八面。

6、腊八豆

腊八豆是我国湖南省传统食品之一,已有数百年历史,民间多在每年立冬后开始腌制,至腊月八日后食用,故称之为“腊八豆”。其成品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且异常鲜美,因而很受人们的喜爱。腊八豆做好后放在布袋内,再把布袋放在筐或其它容器里,四周用稻草或棉絮围上保温存放。

7、腊八饭

宁夏过腊八的习俗是吃腊八饭。做腊八饭一般用各种豆类加大米、土豆煮粥,再加上用麦面或荞麦面切成菱形柳叶片的麦穗子,或者是做成小圆蛋的雀儿头,出锅之前再入葱花油。河南的腊八饭是小米、绿豆、豇豆、麦仁、花生、红枣、玉米特等八种原料配合煮成,熟后加些红糖、核桃仁,粥稠味香,喻意来年五谷丰登。

8、腊八冰

腊八前一天,人们一般用钢盆舀水结冰,等到腊八节就脱盆冰并把冰敲成碎块。俗语中有“来年成不成,先看腊八冰”的说法。腊八这一天清晨,人们还要到河边、泉边去砸冰,将之背回家,谓之“腊八冰”。谁起得早,第一个打上冰,谁就更有好运气。据说腊八冰很神奇,吃了它在以后一年不会肚子疼,大人小孩都要吃。女人这一天要用腊八冰、碗豆与青稞合磨成的面散搅团。

(相关文字和图片均来自网络)

发布于 2025-07-12 22:12
收藏
1
上一篇:过腊八节,熬腊八粥必选5样食材,五福俱全为家人祈福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