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主城都市区,22区县布局谋篇,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新格局

重庆主城都市区,22区县布局谋篇,三大板块协同发展新格局"/

重庆主城都市区,也称为重庆都市圈,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圈之一。它包括了22个区县,具体如下:
1. 市中区 2. 江北区 3. 渝北区 4. 南岸区 5. 沙坪坝区 6. 九龙坡区 7. 大渡口区 8. 渝中区 9. 巴南区 10. 綦江区 11. 永川区 12. 江津区 13. 北碚区 14. 合川区 15. 璇琮区 16. 长寿区 17. 溪口区 18. 南川区 19. 武隆区 20. 巫山县 21.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 22. 垫江县
这三个部分分别是:
- "中心城区":包括渝中区、江北区、渝北区、南岸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大渡口区、巴南区、涪陵区、万州区、开州区等,是重庆主城都市区的核心区域,经济、文化、交通等方面都十分发达。
- "渝西地区":包括綦江区、永川区、江津区、北碚区、合川区、璧山区、铜梁区、潼南区、大足区、

相关内容:

《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现场。华龙网记者 李文科 摄

华龙网讯(首席记者 董进 王玮)3月26日,“这就是重庆”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第一场)——《重庆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解读新闻发布会在渝举行。

发布会上,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扈万泰介绍,按照国务院批复要求,系统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加快构建区域协调、城乡融合的城镇体系,优化主体功能定位。重庆是8.24万平方公里、3400万人口的超大规模城市,发展空间巨大。

《规划》基于资源禀赋条件和环境承载力,构建主城都市区、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三个区域协调发展的国土空间总体格局,规划承载3600万人口容量的生产生活空间。

主城都市区是重庆新型城镇化和新型工业化的主战场,渝东北三峡库区和渝东南武陵山区突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文旅融合、城乡协同发展。规划2035年,全市城镇化率约80%,中心城区城镇化率约95%。

其中,主城都市区是重庆高质量发展的优势区域,包括22个区县,构建“多中心、多层级、多节点”的网络型城市空间格局,分为中心城区、渝西地区和渝东新城三个部分。

规划控制中心城区中部槽谷的城镇规模,重点在西部槽谷、东部槽谷发展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业以及绿色新型产业。

渝西地区规划渝西国际开放枢纽,深化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渝东新城与中心城区功能互补、融合互动,规划一批现代化郊区新城。

主城都市区集聚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开放平台、交通枢纽、金融商务、文化旅游、宜居生活等核心功能,集聚国际人才、全球资本等高端要素,形成更高能级的开放共同体,成为建设我国重要中心城市的主要承载地。

发布于 2025-07-12 08:12
收藏
1
上一篇:重庆16区荣膺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共筑军民鱼水情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