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数量虽然很多,但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总的来说,东部季风区,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分布着中国最大的淡水湖群;西部以青藏高原湖泊较为集中,多为内陆咸水湖。

湖泊按其成因,可分为九类:构造湖、火山口湖、堰塞湖、岩溶湖、冰川湖、风成湖、河成湖、海成湖、潟湖。
按其所含盐度,可分为六类:淡水湖、微咸水湖、咸水湖、盐湖或卤水湖、干盐湖、砂下湖。
按其叫法,则多达三十多种:湖、海、池、错、淀、诺尔、潭、泡、氿、泉、淖、泊、库勒、浣、荡、漾、茶卡、洼,等等。
下面按名字,为大家介绍全国各地的湖泊,并以个别湖泊为例,解释其成因与历史。
01泽
湖泊在古代不叫湖,多称为泽。据《尔雅·释地》,古代有十个大泽:鲁有大野泽,在今巨野县北;晋有大陆泽,在今河北邢台市;秦有杨纡泽,或在华阴、或在凤翔。宋有孟诸泽,在商丘东北;楚有云梦泽,为江汉平原湖泊群总称;吴越间有具区泽,又称震泽,即太湖;齐有海隅泽,为莱州湾近岸泻湖;燕有昭余祁泽,在今山西省祁县西南;郑有圃田泽,在中牟县西及郑州东;周有焦获泽,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
除此之外还有雷泽,非常有名雷泽,又名雷夏泽在河南濮阳范县和山东菏泽鄄城县▼

《尚书·禹贡》兖州:雷夏既泽《史记·五帝本纪》:舜耕历山,渔雷泽雷泽是华夏文化、东夷文化的交汇之地史前时代生活着很多著名的氏族濮阳西水坡大墓的那位墓主生活在距今6400年前为后冈一期文化人会是雷泽的主人吗?▼

上述这些大泽,今天大多变为陆地,泽的叫法,今也没了,可谓沧桑巨变。下图为古代的云梦泽,范围真的很广,而现在,只剩下洪湖了。值得一提的是,云梦泽的湖泊群属于河成湖五种类型中的一种,即河流挟带的泥沙在平原上堆积不匀,造成天然堤之间的洼地积水成为湖泊。▼

02湖
湖是最普遍的叫法,全国各地都有,如:西北有青海湖、博斯腾湖、赛里木湖南部有鄱阳湖、洞庭湖东南有太湖、西湖、洪泽湖东部有南四湖、大明湖、太白湖北部有呼伦湖、贝尔湖西南有泸沽湖等
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湖,是国内最大的内陆湖和咸水湖,曾在2005年,被评选为国内最美的湖泊。▼


青海湖原本是个淡水湖,湖水通过东南部的倒淌河泄入黄河。后来湖东部的日月山隆起,倒淌河被堵塞,青海湖于是变成了闭塞湖,湖水也就逐渐变成了咸的。那么,青海湖还有可能变淡吗?其实,只要湖水抬升80米左右,就可以通过湟水流入黄河,如此以来湖水就可慢慢变淡了。▼

03海
以“海”命名的湖泊主要分布在北方和西南云贵高原如北京的北海、什刹海内蒙古的乌梁素海、岱海、居延海贵州的草海青海的星宿海云南的洱海四川的邛海、五花海
岱海位于内蒙古凉城县,是内蒙古第三大内陆湖,属于典型的内陆咸水构造湖。▼

关于岱海的名称汉代称诸闻泽(另说黄旗海为诸闻泽)魏叫盐池,宋叫鸳鸯泊辽称奄遏下水,金叫昂遏下水,元叫下水明复用奄遏下水,俗称威宁海清初叫代噶淖尔、代哈泊光绪初年才正式称之为岱海▼

6000多年前,来自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的后冈人群,与来自渭河流域的半坡人群在岱海地区相遇,发展为这个地区相对稳固的新居民。
5000年前,红山文化居民的后裔西进,与末期小口尖底瓶仰韶人群融合,在岱海一带迸发出第二次文明的火花,形成老虎山文化(距今4500—3900年)其标志是石城聚落群和三空袋足器(斝式鬲)的出现。(下图为老虎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斝式鬲,出土于凉城县老虎山遗址。)▼

04池
叫池的湖泊北京有莲花池云南有滇池黑龙江有五大连池
五大连池是中国第二大火山堰塞湖(所谓堰塞湖,是指地震、火山、泥石流或滑坡等原因引起的山体崩塌,将河道堵截,使上游河水水位抬升,这就形成了堰塞湖。)▼

1719至1721年间,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爆发,喷发的玄武岩流堵塞白河,形成5个相互连接的堰塞湖因而得名五大连池▼

滇池,亦称昆明湖、昆明池、滇南泽、滇海。位于云南昆明,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有高原明珠之称。▼

滇池二字最早见于《史记》滇池之名或来自古滇人,但关于古滇人的族属,一直以来都不清楚:有说是古僰人,有说是南迁的古羌人有说是南方的濮人,有说是古越人总之众说纷纭,各持一说,至今还未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
约在公元前339年,楚将庄蹻入滇不久,秦国灭了巴国和蜀国,庄蹻失去了与楚国本土的联系,于是,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是为古滇国。
公元前1世纪左右,汉朝派使者入滇滇王问使者:汉朝与我谁更大?后来,使者到了夜郎国,夜郎王也问:汉朝和我的国家哪个大?不久之后的公元前109年,汉武帝兵临滇国,滇王举国投降。汉武帝封滇国国王为“滇王”,并赐“滇王之印”同时也设立了“滇相”,建立了一套行政管理体系。(1956年11月,云南省博物馆从晋宁区上蒜镇石寨山古墓群中发掘出一枚金印——“滇王之印”)▼

2020年2月14日,“滇国相印”出土于晋宁河泊所遗址。河泊所遗址位于滇池东南岸,东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

05天池
池和天池,还是有所区别的,天池通常指高海拔的湖泊。
中国有十大天池:新疆的天山天池,安徽的九华天池吉林的长白山天池,山西的宁武天池湖北的木兰天池,云南的云龙天池青海的孟达天池,内蒙的阿尔山天池北京的燕山天池,浙江的天目山天池
天山天池古称“瑶池”,是古冰川泥石流堵塞河道形成的高山堰塞湖,地处天山山脉支脉博格达山北坡。唐太宗时曾在博格达峰下设立过“瑶池都护府”。天池之名大约出现在不到两百年前,可能是取天镜、神池两词各一字合成的。▼

长白山天池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下图为火山口湖的形成过程。▼

公元1199-1201年,天池火山大喷发,喷射出大量熔岩,火山口处形成盆状,时间一长,积水成湖,便成了天池。下图长白山天池,来自摄影师宋文友。▼

06错
以“错”为名的湖泊大多位于西藏,因为在藏语中“错”就是湖泊的意思。在西藏分布着大大小小无数个错,可谓一错再错,错上加错,千错万错。
色林错,藏语意为威光映复的魔鬼湖,是西藏第一大湖、中国第二大咸水湖,为青藏高原形成过程中产生的一个构造湖、大型深水湖。色林错原本不是西藏第一大湖,因青藏高原降水及冰雪融水增加,在2010年取代纳木错成为西藏第一大湖。▼

纳木措,意即“天湖”,是西藏第二大湖泊,是中国第三大咸水湖,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湖,是西藏的“三大圣湖”之一,是四大威猛湖之一,是古象雄佛法雍仲本教的第一神湖,是“中国最美的五大湖泊”第三名。▼

07雍错
在西藏的千错万错中,能称为“雍错”的湖泊只有五个:羊卓雍错、玛旁雍错、当惹雍错、普莫雍错、拿日雍错。藏语“雍”意为“碧玉”,雍错即“像碧玉一样的湖泊”。雍错们不仅有着绿松石一样美丽的风景,更是寄托人们虔诚信仰的“圣湖”。
羊卓雍错,与纳木措、玛旁雍措并称西藏三大圣湖。在藏人心目当中被看做是“神女散落的绿松石耳坠”。羊卓雍措是一个典型的高原堰塞湖,历史上曾为外流湖,后来由于湖水退缩成为内流湖。▼

08淀
河北人称湖泊为“淀”最著名的淀就是白洋淀了。白洋淀是143个相互联系的大小淀泊的总称。是河北省最大的湖泊。白洋淀上游徐水县南庄头遗址的出土,表明1万年前白洋淀周围就已有人烟。白洋淀最早见于记载的名称或为祖泽,西晋时称掘鲤淀,北魏时称西淀,北宋至明嘉靖间称西塘,并出现“白羊淀”名。明代以后,人们见到淀水汪洋浩渺,势连天际,遂演化写成“白洋淀”。▼

09诺尔
在蒙古语中湖泊被称为诺尔但现在,诺尔后边通常加湖字,如达里诺尔湖、岗更诺尔湖多伦诺尔湖、呼和诺尔湖哈拉诺尔湖、查干诺尔湖
达里诺尔湖,又称达里湖,汉语译为“大海一样的湖”。是内蒙古地区四大名湖之一,是内蒙古赤峰市最大的湖泊。被称为“百鸟乐园”,享有我国第三大天鹅湖的美誉。▼

达里湖最激动人心的事是冬捕。每年的12月份中下旬,当冰层厚度达到45厘米左右时,这里都会上演一场古老神秘的渔猎活动。▼

10潭
潭通常是指水域面积不大,但非常深的湖泊。知名的潭有北京玉渊潭,台湾日月潭。
日月潭位于我国台湾岛的中间位置,由玉山和阿里山的断裂盆地积水而成。是台湾最大的天然湖泊。水面比著名的西湖略大,但水深却是西湖的10多倍。▼

11泡子
在东北地区,冰雪融水、降雨等在山坳处或其它低洼处聚集存留较长时间,或长年存在的小型湖泊,当地人将其称为“泡子”。这类湖泊水面较为平静,水体流动性较差。没有出水口或出水口不明显。
这样的泡子数不胜数,如:查干泡、牛心套保泡、哈尔挠泡、洋沙泡、四家泡、老鸹窝泡、莫什海泡、郭家店泡、莫莫格泡、月亮泡、库塘木泡子、花敖泡、高山泡、莲花泡,等等。
查干泡,即查干湖,是吉林省内最大的天然湖泊。查干湖渔业资源丰富,自辽金以来,历代帝王都到此渔猎,并举行“头鱼宴”和“头鹅宴”。相传成吉思汗在湖边焚香祭拜过,从此查干湖就被传扬为“圣湖”。下图为查干湖冬捕。▼

12氿 (jiǔ)
以氿为名的湖泊,均在江苏宜兴,自西向东,分别为西氿、团氿与东氿。被称为三氿。南朝时,西氿、东氿被称为西溪、东溪明代时,西溪、东溪被称为西九、东九清代中期,在官修地方志中,九演变为氿而氿被收录进字典里,已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期的事了。下图为西氿美景。▼

13泉
泉,通常是指沙漠里的湖泊,如库木库里沙漠里的阿尔金百沙泉、沙子泉,敦煌的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在汉代被称为神沙山、沙角山,魏晋时始称鸣沙山。月牙泉,在汉代时称为沙井,唐代时称药泉,清代始称月牙泉。▼

14淖尔
在蒙古语里,湖泊既可被音译为诺尔也可被音译为淖(nào)尔。知名的淖尔有罗布淖尔,即罗布泊。
罗布泊,中国新疆东南部湖泊。历史上,最大面积为5350平方公里。至清代末叶,成了区区一小湖。1950年代,面积又达2000多平方公里。后来,大批内地人迁移西部,塔里木河两岸人口激增,人们拼命向塔里木河要水,终于将塔里木河抽干了。因塔里木河下游断流,上世纪60年代罗布泊迅速干涸。罗布泊干涸后,沙漠以每年3-5米的速度向罗布泊推进,罗布泊从此成了寸草不生的地方,被称作“死亡之海”。(干涸的罗布泊犹如大耳朵)▼

15泊
湖与泊共为陆地水域,二者有什么区别?一种说法是,湖指水面有芦苇等水草的水域,泊指水面无芦苇等水草的水域。一种说法是,能与水道双向互动的为湖,不能与水道双向互动的为泊。还有一种说法是,湖比较深,泊比较浅,如罗布泊和梁山泊因为浅,所以干了。
从五代到北宋末,黄河曾多次决口,滚滚河水倾泻到梁山脚下,并与古巨野泽连成一片,形成了一望无际的大水泊,号称“八百里梁山泊”。现在,梁山水泊已经在其原址干涸,东平湖为原梁山泊唯一遗存水域。下图为东平湖风景区。▼

16库勒
维吾尔语称湖泊为“库勒”,如把艾丁湖叫做艾丁库勒,意为月光湖、月亮湖,由于其边缘都是一层白色的盐碱,晶莹洁白,看起来如同月光普照。艾丁湖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盆地,是中国陆地最低点,也是仅次于死海、阿萨勒湖的世界第三低洼地,湖底海拔-154.31米。▼

17浣
浣作为湖泊的名称,有上文提到的艾丁湖,也叫觉洛浣,还有一个以浣为名的湖叫库水浣,位于阿尔金无人区。环境之恶劣,可以想见。(库水浣位于下图太阳湖和向阳湖之间)▼


18荡
称之为“荡”的湖泊规模一般较小,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如苏州吴江区,湖荡星罗棋布。有双珠荡、四方荡、八宝荡、东菇荡、北白荡、门前荡,长荡、莲荡、莼菜荡,等等。
元荡原名鼋荡,因形似鼋而得名,在江苏吴江区和上海青浦区交界处。原系淀山湖湖湾,后因芦滩封淤,始成一独立湖泊。下图为网红打卡地元荡慢行桥。▼

19漾
像“荡”一样,漾也是指小湖泊,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
蠡山漾位于湖州市德清县东部,相传春秋时越国大夫范蠡功成身退,携西施隐居于此,故名蠡山漾。因系统推进河湖治理,目前已成为全国首条示范河湖。▼

20茶卡
除了称湖泊为“错”外,藏人也称之为茶卡,如依布茶卡、玛尔果茶卡、扎布耶茶卡。
依布茶卡位于藏北羌塘无人区,为构造内陆湖泊,盐湖。曾名腰布茶卡、巴尔替古错。下图风浪下的依布茶卡,小船被卷到湖边(科考人员摄)▼

21洼
被称之为洼的湖泊有河北的文安洼,天津的团泊洼。
文安洼是河北省八大洼淀之一,为海河流域淹没面积最广、滞洪容积最大的蓄滞洪区,保护着京津冀的防洪安全。
团泊洼是天津湿地、鸟类保护区。水域面积51平方公里,湿地面积约11平方公里,相当于11个杭州西湖。下图为冬天的团泊洼。▼

22陂
陂( bēi),指湖泊。古代以陂为名的湖泊非常多,如期思陂、长陂、去畿陂、白鹿陂、巳尼陂,鸬鹚陂、萨摩陂,等等。
历史上最著名的陂是参合陂。公元395年北魏在参合陂大败后燕,五万后燕士兵全部被活埋。“参合陂之战”是慕容家永远的痛,慕容复的参合庄就来自这一战役,意在励志雪耻。▼

但关于参合陂的地点,学界一直存在争议有人认为参合陂即岱海,也有学者经过详实考证,认为参合陂是指黄旗海。黄旗海2006年干涸,成为季节性湖泊。有人曾因西部干旱建议引渤入疆,第一期工程为引渤到黄旗海。▼

23塘
以塘为名的湖泊,古代有破釜塘,即洪泽湖;现代有安丰塘、湖海塘等。
安丰塘,古名“芍陂”,为楚相孙叔敖所造,是中国历史上最古老的水利工程。位于安徽省寿县城南30公里。
湖海塘位于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是金华市区最大的城市湖泊,素有金华“小西湖”之称。▼

24湫
湫(qiū),意指水潭。以湫为名的湖泊有朝那湫,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的湫头山(为六盘山山脉)巅,被誉为“关山天池”“陇上明珠”,是西北乃至世界罕有的山顶湖泊。▼

25渊
渊就是潭,以渊为名字的湖泊有上文提到的朝那湫,它也叫朝那湫渊。历史上最著名的渊是澶(chán)渊。澶渊,也叫繁渊、繁泉,是古时侯濮阳境内的一个天然大湖泊,因澶水穿越而得名。春秋时代,澶渊为游乐胜地,诸侯在此会盟3次。
让澶渊几乎无人不知的事件是北宋与辽国的“澶渊之盟”。当时的濮阳叫澶州,也叫澶渊郡。▼

26沼
沼,就是小池子,以沼为名的湖泊,日本有个五色沼,有小九寨沟之称,国内的著名古村宏村有个月沼。
月沼,位于宏村中心,当地人称为月塘,是宏村最美的地方。▼

粉墙黛瓦的微派建筑与水中的倒影,辉映成趣,成为了这里的标志,吸引着无数的游客来这里打卡。▼

27洋
以洋为名的湖泊有白水洋,位于福建省宁德市屏南县东北部。白水洋的意思是一片银白的水域,它是鸳鸯溪的一部分,但看起来更像一个浅浅的湖泊。别于一般湖泊的是,这里的湖水深度仅有几寸,是稀有浅水广场。▼

28高壁
“高壁”在蒙语中是湖泊的意思。内蒙古东北部有乌拉盖高壁和呼布沁高壁。▼

乌拉盖高壁,又名乌兰盖戈壁,是锡林郭勒盟东北部的一个集水湖泊。湖泊周围风景秀丽,堪称草原明珠。(注:乌拉盖高壁不是乌拉盖湖)乌拉盖高壁曾经是一大片蓝色水域,现在已变成了一望无际的盐碱滩。▼

29薮
在古代,称湖泊为泽,称大泽为薮。前文提到的十个大泽,即十薮。但其名称仍然是泽,如大野泽。那么有没有名称叫薮的湖泊呢?还真有,《周礼·职方》:正西曰雍州,其泽薮曰弦蒲。《水经·渭水注》:汧水出汧县之蒲谷乡、弦中谷,决为弦蒲薮。另外,《水经注》:自县连延,西接邬泽,是为祁薮也。除此之外,还有阳华薮、焦获薮。不过焦获常被称为泽,即焦获泽。也许,不同地方叫法不一样吧。下图的昭余祁泽,也叫祁薮。▼

30浦
浦这个字,既可以指河流,也可以指湖泊。指河流的话,多指人工河,黄浦江下游曾被称为黄歇浦。指湖泊的话,以浦为名的湖泊有洪泽浦,即洪泽湖,有敦薨浦,博斯腾湖。
博斯腾湖,维吾尔语意为“绿洲”,《水经注》称其为敦薨浦,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其河道蜿蜒,绿苇丛丛,甚是优美。▼

博斯腾湖属于山间陷落湖,主要补给水源是开都河,同时又是孔雀河的源头。孔雀河的终点为罗布泊。▼

31泺
泺(pō),同“泊”,指湖泊。泺为古代的叫法,如梁山泊称为梁山泺,鸳鸯泺亦名鸳鸯泊,文湖宋代名西河泺,金代称文湖泺,明万历时称潴城泺。
青丘泺,现称巨淀湖,是潍坊最大的天然湿地,寿光市唯一的天然湖泊。相传齐景公“有马千驷,田于青丘”。后来青丘泺被更名钜定湖。《汉书》有武帝“上耕于巨定”的记载。▼

32水库
水库,是指在山沟或河流的狭口处建造拦河坝形成的人工湖泊。著名的大型水库有:三峡水库、丹江口水库、刘家峡水库龙羊峡水库、新安江水库、官厅水库小浪底水库、三门峡水库,等等
三峡水库,是三峡水电站建成后蓄水形成的人工湖泊。1918年,孙中山提出建设三峡的原始设想1992年《关于兴建三峡工程的决议》通过1994年12月,三峡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三峡工程成功实现大江截流2006年5月,三峡大坝全线建成2009年,长江三峡工程全部竣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