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 在 问 题1. 业务开展主体与各方关系没说明;2. 出资没有主体可接收(把出的钱放在哪里、怎么管理等都没有说明),即使财务由几个人进行共管,但是不具有可操作性,实现较困难;3. 利润分配约定不明晰;4. 新股东加入和老股东退出机制不健全;5. 人员独立情况下涉及到劳动关系及相应社保缴纳等问题未解决;6. 独立品牌如需注册,注册主体不明确,如权益共享,无具体约定;7. 各方具体工作、责任、罚则等内容未落实,可操作性差。
问 题 原 因各合作伙伴对“合作”、“合伙/入伙”、“入股”等一些基础概念理解和认知存在较大偏差,且没能从专业角度系统且充分考虑主体合法性、业务合规性及财务可操作性。
解决方案第 一 步:明 晰 概 念先从不同维度对“合作”、“合伙/入伙”、“入股”这几个概念做区分(详见最后的附表,因内容较多,此处不再展开):“合作”:倾向于一锤子买卖,周期短,如选择合作合同的形式,具有相对性,不能约束除合同以外的其他人。“合伙/入伙”:是一种长期合作模式,类似上船,各合伙人同甘共苦,需要工商办理登记,按合伙协议约定执行,如果折腾不好,大家一起痛并快乐着。“入股”:也是一种长期合作模式,各股东按股权说话,需要工商办理登记,如约定不清则有可能好聚不好散。
第 二 步:选 择 模 式1. 各方对股份(权)/份额没有约定仅是一次性合作,也是常用的合作方式,基本上都会选择“合作协议”的形式,各方不会彼此介入,模式较松散和自由。
2. 各方对股份(权)/份额有约定如想要结合各方优势、提升综合实力并创造更大价值的长期合作,可以选择“进入合伙”、“入股公司”或“新设公司”的模式,具体到应用哪一个模式或者搭建怎样的架构,则需根据各方需求而定。

选 择 新 成 立 合 伙 企 业需要明确普通合伙人/有限合伙人的权责利划分、执行事务合伙人权限、合伙份额缴纳、合伙企业债权债务承担等问题。
选 择 成 为 有 限 公 司 新 股 东需要考虑成为新股东的形式(股权转让形式还是增资形式),如选择股权转让形式进入,则要看目标公司情况,是否有必要进行尽职调查,明确公司历史沿革、资产情况、债权债务情况、员工情况、资质情况、生产情况、诉讼情况等问题;如要以增资形式进入,则需要考虑目标公司整体定价问题,股东权益保障问题等,当然,在上述两个方式之前,还要根据目标公司章程履行必要程序,原股东有可能行使同等条件下优先购买权或优先增资权阻却新股东进入。
选 择 新 成 立 有 限 公 司需要从初期就搭建好一个高效运转的公司股权架构,各股东明确权责利、退出机制、合理的利润分配制度等。
找对合作伙伴是成功的第一步理解这几个基本概念更是找到合作伙伴的第一步结语
附 表
项目 | 合作 | 合伙 | 入伙 | 入股 |
通俗理解 | 几个人一起做生意,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资源出资源。 | 以个人名义或者以自己公司的名义加入另外一个人的公司,取得股权。 | ||
使用场景 | 1.仅就某些业务合作时。2.不相互介入对方公司/企业内部。 | 有意向一起经营小买卖,进一步谈具体合同,但是不成立公司,结构比较松散。 | 有意向加入合伙企业。 | 有意向加入公司。 |
法律限定 | 1.表达愿意合作的意思。 2.在某一具体项目进行实际合作。 | 法律定义:1.依据《民法典》签订合伙合同。2.按《合伙企业法》规定新组建合伙企业。3.按现有合伙企业各合伙人约定进入该合伙企业取得份额。 | 法律定义,依据《公司法》及公司章程约定进入公司取得股东资格。 | |
现代汉语词典基本解释 | 1.二人或多人一起工作以达到共同目的。2.联合作战或操作。 | 共同;一起。 | 加入某个集体或集团。 | 投入资金取得股份。 |
百度百科基本含义 | 个人与个人、群体与群体之间为达到共同目的,彼此相互配合的一种联合行动。 | 法律行为角度,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协议。 组织角度,指两个以上的民事主体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的企业组织形态。 | 合伙人入伙:(1)应当经过全体合伙人的同意,并依法订立书面合伙协议。(2)新合伙人入伙后,即取得相应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3)入伙的新合伙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 公司股东认为有增加股东的必要,投资方有购股投资的意思,双方一经合意,建立认购契约,即告入股。 |
基本条件 | 1.目标一致。2.认识和规范统一。3.信赖的合作气氛。4.有物质基础。 | 共同出资、共同经营、共负盈亏、共担风险。 | 符合《合伙企业法》。 | 符合《公司法》及《民法典》合同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