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木,植物界的“鲸落”,孕育生命的奇迹之地
倒木,在植物界中扮演着类似海洋生态系统中“鲸落”的角色。在海洋中,鲸鱼死后沉入海底,其尸体为大量的微生物和海洋生物提供了食物和栖息地,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生态系统。同样,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
以下是倒木在植物界中扮演的几个角色:
1. "生物多样性保护":倒木为许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地,如昆虫、鸟类、哺乳动物等。这些生物在倒木上筑巢、觅食或繁殖,形成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2. "土壤肥力提升":倒木在分解过程中,会释放出大量的有机物质,这些物质逐渐转化为土壤中的养分,为周围植物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
3. "水分保持":倒木在分解过程中,能够增加土壤的孔隙度,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有利于森林生态系统的水分循环。
4. "碳循环":倒木的分解过程是碳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分解过程中,碳元素从有机物转移到无机物,再被植物吸收利用。
5. "生态恢复":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倒木的存在有助于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倒木为植物提供了生长空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和繁殖。
6. "景观美学":倒木在森林中形成了独特的景观,为人们提供了观赏和休闲的场所。
总之,倒木在植物界中具有非常重要的
相关内容:
电视剧《少年派》第18集张嘉译那段关于“鲸落”的台词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您知道什么叫鲸落吗?就是深海里的大鲸鱼死了以后,尸骨落到几千米深的海底,人们管这个叫深海中温柔的孤岛,因为这鲸的尸骨可以维持生态平衡达几百年,无数的小鱼小虾,靠着鲸落的滋润得以生存繁衍。您走了,您把财富留给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这是您留给社会最后、最美也是最温柔的回报。这种爱就跟恒星一样,虽然陨落,但我们仍然能够看到它的光芒。”
一鲸落,万物生,虽死犹生。这真是世界上最慷慨的死亡。动物界有如此感人的维持生态平衡的方式,植物界维持生态平衡有没有类似的方式呢?有,这种现象叫:倒木。
植物界有自己的“鲸落”
2018年,我发现华南植物园的杜鹃园有棵大树被台风“山竹”劈成两半,植物园并没有把它清理掉。2019年10月,在植物园细叶榕路旁,另一棵同样毁于台风“山竹”的红花羊蹄甲身旁出现一块立牌,上面写着:树木死亡是森林发育的自然过程,受大风、雷击、山火等自然干扰,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死亡木分为枯立木和倒木两大类。枯立木为鸟类等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同时与倒木一样为林下植物及幼苗等提供生境,贮存养分和水分、固氮,阻挡水土流失、保护林地生产力,是森林重要的碳库和养分库,因而被誉为森林的另一种姿态,对于河流、溪谷乃至地球表面形态具有重要的塑造作用。此木红花羊蹄甲是2018年9月16日台风“山竹”杰作,亦是自然的馈赠。
我想起在柠檬桉路一侧分类区也有一片倒木,以前远远望见,还觉得非常奇怪,这么大的树倒了,怎么任由它废弃在现场?现在终于懂了。
它们依然是自然的一部分
倒木的名字非常朴实,顾名思义,就是倒下的树木。这是死亡木的形态之一。
在自然界中,总有一些树木,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倒下,但它们依然是自然的一部分。虽然它们的生命结束了,叶子脱落了,枝干枯萎了,躯干腐烂了,但它们并没有荒废,如同“鲸落”一样仍有意义。
森林中超过八成的树木幼苗,是从倒木上繁育起来的。倒木也是微生物的栖息地,小树苗成长过程中所需的大量营养成分,就是靠这些微生物分解提供的。倒木就像森林的母亲,无私地把一棵棵小树苗拉扯大。可以说,没有它们,就没有茂盛的原始森林。倒木的愿望并不是重新站起来,而是让更多的小树发芽、生长,繁衍森林。
有人赞美“鲸落”:“人间最美,不过鲸落,一念山河成,一念百草生。”其实,把其中的“鲸落”替换成“倒木”也是非常贴合的。把“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改成“倒木不是无用材,化作春泥更护林”,也是可以的。
从此,我再到植物园,不只是为奇花异果的芳容倾倒,也为倒木肃然起敬。植物园为了让游客更亲近自然,更了解植物生态,还在多个园区都设置了倒木景观。
或许有一天,有一部电视剧或者一部电影也会把“倒木”引入台词,揭示主题,画龙点睛:“您知道什么叫倒木吗……” (据《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