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这位老哥院里的牡丹树,40年熬成精了,花开上千朵。
有人开口就是20万要买,老哥愣是没卖。

花好看谁都懂,但养花人心里那点东西,外人真摸不透。

牡丹这玩意儿在西北水土里就是能活出筋骨。
几十年扎在院子里,早就不只是棵树了。

它见证过主人家娃娃出生,老人离世,屋檐下的悲欢离合都刻在年轮里。
二十万听着吓人,可拿钱换走几十年的光阴?

精明的庄稼汉心里有本账,有些物件沾了人味就金贵。
看报道里那些牡丹痴,七八十岁还在泥地里忙活的,图啥?

郭家庄的王老汉,小院挤满四十多个品种;中川的赵老板,包下两千亩山地种牡丹。
你说这些人傻吧,油用牡丹现在卖得比菜籽油贵三倍;说他们精明吧,谁不知道侍弄花木比打工累多了?

说到底,种花人贪恋的是泥土里那点念想。

花开时节左邻右舍都来探头,娃娃们绕着花树捉迷藏,城里人举着相机哇哇叫,这种热闹劲儿给多少钱都不换。
牡丹越老越妖。

南方人羡慕不来,湿热天里牡丹根本活不痛快。
倒是西北的干冷风沙里,百年老桩照样年年爆花。

现在城里新楼盘巴掌大的院子,种月季都嫌憋屈,更别说让牡丹撒欢长。
钢筋水泥里讨生活的人,看见这种撑满院子的花树,眼睛自然发直——谁不想在拥挤日子里有片喘气的空当?

养花人最懂舍得。
王老师为棵稀罕品种能戒酒半年,七里坡的老汉花五十年才攒出满园花色。

那棵被开价20万的牡丹,根早扎进几代人的记忆里。
你说它贵?
西北黄土地上,多的是几十年如一日守着牡丹开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