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记忆,探寻九蹬山的历史足迹

清河记忆,探寻九蹬山的历史足迹"/

清河记忆——九蹬山,这个名字听起来充满了诗意和历史的厚重感。以下是对这个名称的一些可能的解读和相关信息:
1. "地理位置":九蹬山可能位于中国的一个地方,清河则可能是指流经该地的河流。这样的命名通常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特征有关。
2. "历史文化":“清河记忆”可能指的是九蹬山及其周边地区的历史故事、传说或者重要的历史事件。在中国,很多地名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
3. "九蹬山":这个名字中的“九蹬”可能指的是山上有九个攀登的台阶或坡道,也可能是指山有九个山峰或九个攀登的难点。在中国,数字“九”常常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可能代表着完整、极致或者神秘。
4. "自然景观":九蹬山可能是一个风景秀丽的自然景点,吸引着游客和摄影爱好者前来游览。山上的自然景观、动植物等可能成为了“清河记忆”的一部分。
5. "旅游开发":九蹬山可能是一个正在开发中的旅游景点,旨在通过“清河记忆”这样的主题来吸引游客,提升地区的知名度和旅游收入。
6. "文化传承":“清河记忆”可能还代表着对当地文化的传承和弘扬,通过旅游、教育等方式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九蹬山及其背后的文化故事。
具体到九蹬山和清河的记忆,可能需要更多的背景信息来深入了解

相关内容:

九蹬山,位于开原城东,清河城南,古称磴儿山,咸丰九年《开原县志》有:“磴儿山,开原城东十五里,石磴岩峣,人迹罕到,层峦叠嶂,狐貉潜形”的记载。九磴山并不高,也不以奇险而得名,因着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在清河沟内有一定的知名度,以在山腰上有天然形成的依山形环绕的九道台阶而得名,每道台阶宽大约1-2米,远看有,近看无。须在童山濯濯时九磴方能显现,遥而观之,仿佛直贯云天,遂被民间传说附会为通天之路,现在九磴山上松、槐茂盛,九磴已缈然不可寻。唯有在山的东侧,可以见到一天然的石洞-相传是昔日的狐仙洞府,现在供奉的则是道教中的三霄娘娘,石洞下方就是曾经珠帘匹练般的九磴山泉,只不过现在已由泉变成井了。

康熙二十三年开原县志

咸丰七年开原县志

光绪三十四年开原县志

据传山上有一条神龙,为助一名云游至此的道人修炼成仙,在一个雷鸣电闪的夜晚,抖落九片龙鳞,在灵光紫气中化作九级阶磴,引道人拾级而上。

天亮时,神龙化作祥云隐去,道人蹬达九重天际,见一簇五棵等距榛丛中有一个山洞,洞口立着一块玉玺状青石,上面镌刻一副对联:“九磴神龙宝地,五行玄天圣境”。对联中间竖刻九行小字:“一蹬百病全消,二蹬长命百岁,三蹬富贵传代,四蹬权势无上,五蹬心想事成,六蹬腾云驾雾,七蹬长生不老,八蹬三界不限,九蹬玄天圣境。”

那年,谙悉占卜的明辽东总兵李成梁的军师黄允公来到此地,见九磴山呈卧龙状被清河环绕,卜得五行在此相生相克,阴阳一统,万物皆生,占尽天时地利。

当他登上山顶,见那玉玺青石上对联和九行小字后心想:九磴山、五棵榛,占尽九五,乃至尊之地,为真龙天子象征;方正青石呈玉玺状,乃至高无上黄泉象征,占天时地利人和,此地乃努尔哈赤征剿明总兵马林之地,想到此黄允公颓废坐地,脱口说出:“我大明气数尽矣!”便晕倒在青石前。恍惚中电闪雷鸣,暴雨如注,清河水暴涨,九磴山山体滑坡,村庄、房屋、宅院、树木,在汹涌澎湃的泥石流中轰然倒塌,他自己失声呼喊着“大明完矣!大明完矣!”却怎样也找不到逃生的路径……

正如黄允公梦境所示,后来努尔哈赤创后金二十载,皇太极立清276年,爱新觉罗家族十二代帝王荣载史册。由于云游道人驻山修炼成仙,此山从此得名九磴山。

九蹬山体育场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都九蹬山

1982年的九蹬山

1984年九蹬山

1986年九蹬山山虽不高,却有着神秘的传说传说

九十年代九蹬山植树

1991年九蹬山

2020年九蹬山凤雏园

2020年九蹬山

九蹬山色

九登山山林植被

九蹬山色

九蹬山植被

九蹬禅院

九蹬禅院

九蹬禅院

九蹬禅院

郁郁葱葱的九蹬山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网友摄影。

发布于 2025-07-11 11:43
收藏
1
上一篇:九九重阳节,郴州邀你畅游这9座名山登高望远 下一篇:走在前 开新局|千年古村焕新颜,上九山民俗文化之旅,打卡胜地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