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冷一热”现象火爆!分段式过年模式引领潮流
“一冷一热”指的是春节期间,一方面是疫情防控政策带来的寒冷氛围,另一方面是人们对传统春节的期盼和热情,这种“冷”与“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分段式过年”则是指因为疫情防控需要,人们无法像往年一样集中出行,而是选择在春节期间分时段、分批次地进行家庭聚会和旅游等活动。
这种“分段式过年”方式在2023春节期间非常火爆,原因有以下几点:
1. 避免疫情扩散:为了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各地政府鼓励民众采取分段式过年的方式,减少大规模人员流动。
2. 满足个人需求:分段式过年可以让人们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情况,灵活安排春节期间的活动,满足个人需求。
3. 传统与现代结合:分段式过年既保留了传统春节的团圆氛围,又适应了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
4. 拓展消费市场:分段式过年带动了旅游、餐饮、住宿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经济复苏注入了活力。
总之,“一冷一热”和“分段式过年”在2023春节期间成为了热门话题,既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展现了我国在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成果。
相关内容:
来源:人民网
蛇年春节假期扩容至8天,进一步点燃了消费者的出游热情,不少人选择来一场结合返乡、旅游于一体的“分段式过年”。
多家旅游平台告诉人民网《财米油盐》,2025年春节整体团队量较去年同期增加30%,出游人数增长近五成。此外,截至2024年12月24日,蛇年春节假期国内航线机票预订量也已经超过了244万张。
从旅行目的地来看,“一冷一热”最热门。
“冷”,即冬日限定冰雪游。
2024至2025冰雪季,北方“老牌”冰城推陈出新,用创意和心意迎接八方宾朋:“尔滨”新增“冰”马俑、“冰雪辽宁舰”等冰雕“新品”;京津冀开启乐享冰雪系列活动,实现“梦幻联动”。
与此同时,南方涌现冰雪“新秀”,让老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冰雪乐趣:湖北建成近30个室内外滑雪场,并正在打造总投资15亿元、2.6万平方米的“冰雪世界”;江西九江发布19条冬季主题旅游线路,包括庐山赏雪、泡温泉等近40项特色活动。
近年来,随着“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的不断巩固和扩大,更多“冷资源”持续转化为“热经济”。《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预计2024至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的人数有望达到5.2亿人次,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
“热”,即“候鸟式”避寒游。
从旅行平台的预订情况来看,截至2024年12月28日,国内温泉旅游热度环比上涨178%,广州、重庆、福州等城市均为热门目的地。
近年来,“主打”温暖舒适的避寒游深受“银发族”喜爱。《2024海南旅游市场分析报告》显示,60岁以上“银发族”依然是海南冬季“避寒游”的核心客群,并且其需求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观光旅游,而是更加注重生活品质、身心健康以及文化体验,温泉、康养等逐渐成为老年人喜爱的旅行主题。
据全国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已接近900亿元,预计到2029年,中国康养旅游市场规模将接近1600亿元。
“一冷一热”之外,春节申遗成功也带动不少家庭体验“非遗年味游”,在玩耍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潮州英歌舞、泉州簪花围、豫晋地区打铁花……越来越多非遗活动成为各地吸引游客的“撒手锏”。文化和旅游部日前宣布开展2025年新春旅游休闲宣传推广活动,组织各地宣传推介新春特色旅游产品和线路,并联合商务部等部门开展2025年“游购乡村”消费迎春活动,组织引导文化、旅游、商业、农业领域优质资源互联互通、开展合作,带动农村文旅消费。
春节出行需求不断增长,该如何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表示,预计春运期间每日安排旅客列车1.4万余列,客座能力同比增长约4%。中国民航局运输司司长徐青也表示,针对三亚、海口、哈尔滨、乌鲁木齐等“避寒游”“冰雪游”热门城市,机场航班计划量预计增长明显。春运期间,全国日均航班计划约18500班,同比增长8.4%,能有效满足市场需求。
假期扩容更灵活、文旅产品更丰富、交通工具更便捷……蛇年春节将近,伴随一系列便民惠民举措推出,“分段式过年”背后催生的一系列融合新场景、新玩法的“新年俗”,预计还将带动旅游休闲消费持续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