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宫,又称“紫禁城”,位于中国北京市中心,是明清两代(1368—1912)的皇家宫殿,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历时14年建成,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作为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木结构建筑群,故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
建筑布局与特色
故宫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拥有大小宫殿70余座,房屋9000余间。其建筑严格遵循《周礼·考工记》的礼制思想,以南北中轴线对称布局,分为“外朝”与“内廷”两部分:
- 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是皇帝举行大典、处理朝政的场所。
- 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核心,是皇帝与后妃的居住生活区。
建筑群以黄琉璃瓦、朱红宫墙为主色调,融合了阴阳五行思想,屋顶瑞兽、雕梁画栋等细节彰显皇家威仪与传统文化内涵。
文化与历史价值
故宫不仅是明清政治权力的中心,更是中华文化遗产的宝库。现为“故宫博物院”,馆藏文物超过180万件,涵盖青铜器、书画、陶瓷、玉器、典籍等,展现了中国五千年的艺术与工艺成就。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