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5日 第04版
作者: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四年级(3)班 樊润泽 指导教师:赵晶
长城,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防御工程,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东起辽宁省的虎山长城,西至甘肃省的嘉峪关,全长约2.1万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力量的象征。
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国为了防御外敌入侵,开始修建长城。到了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对长城进行了大规模的修缮和连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防御体系。此后,历代王朝都对长城进行了修缮和扩建,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见的长城。
长城不仅具有防御功能,还具有经济、文化、政治等多重意义。它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兴衰,承载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长城的建筑材料多样,有砖、石、土、木等。其中,明代长城以砖石结构为主,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长城的构造形式也各具特色,如城墙、敌楼、烽火台、关隘等。
长城是中国乃至世界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于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近年来,长城的旅游价值逐渐得到重视,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中国教育报》2025年05月15日 第04版
作者:山西省太原市小店区光明小学四年级(3)班 樊润泽 指导教师:赵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