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起源之谜,探寻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之谜

地图的起源之谜,探寻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之谜"/

地图的诞生可以追溯到古代,其起源和发展与人类对地理环境认知的需求密切相关。以下是大致的发展历程:
1. "原始阶段":在古代,人们通过观察天空、山脉、河流等自然现象来认识周围的环境。这一阶段并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地图。
2. "象征阶段":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们开始用简单的符号来表示特定的地理元素,如山脉、河流、道路等。这些符号通常出现在洞穴壁画或岩画中。
3. "图解阶段":在古代文明如巴比伦、埃及、希腊和罗马,人们开始使用更加详细的符号来绘制地图。这些地图主要用于军事和贸易目的。
4. "科学地图阶段":到了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地理大发现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地图的制作变得更加精确和科学。地图开始使用经纬度等坐标系统,并逐渐形成现代地图的雏形。
至于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公认的是"《禹贡地域图》"。这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地图之一,大约成书于公元前4世纪战国时期。该地图以河流和山脉为主要元素,展现了当时中国的地理概貌。不过,由于年代久远,目前存世的《禹贡地域图》多为后人的复制品。

相关内容:

地图,按照一定的法则,有选择地以二维或多维形式与手段在平面或球面上表示地球(或其它星球)若干现象的图形或图像,它具有严格的数学基础、符号系统、文字注记,并能用地图概括原则,科学地反映出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分布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谭其骧历史地图-战国

这一段极长、严格的阐释定义,是现在对于地图以及它背后所代表意义的解释。绝大部分人在看到地图的时候,能够判定所看到的内容是否属于地图,但是,能够讲出地图定义的人,就是极少数人中的极少数了。

而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地图的诞生是和人类文明的起源息息相关的,甚至可以说,地图是伴随着人类智慧的启蒙而产生的。

地图的产生

原始人类在开始认识周围环境的时候,必须要熟悉周围的环境,让自己与周围的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下去。

因此,他们需要将周围的山、水、树、河等等所见识到的内容描绘出来,用来告诉其他人自己所见识到环境,这就形成了最为原始的“地图”。

原始地图示意

这种“地图”在表现形式上其实更加倾向于绘画,而他们所实现的作用,却是属于地图。

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类对周围情况进行概念化、抽象化的描述,形成了最开始的文字——想象文字,而同样利用抽象化符号对周围环境进行表述,便将地图与绘画两者区分开来,产生了地图的萌芽。

就像人类的最初历史是混杂在神话中一样,地图的初始出现在记录中,也同样是在神话故事里面。

先秦时期成书,记载上古各种器物技术的发明及礼乐、图文等事物创制的《世本·作篇》,其中记载“史皇作图”,认为是黄帝的臣子史皇创作了“图”,汉代宋衷注图为“图谓画物象也”,就是指产生了最为原始的地图

轩辕

河图,作为和神话联系紧密的物具之一,它的来历故事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地图”本身的功能性,大禹治水的过程中,河伯将黄河水的水情以及走向绘成图,献给大禹,大禹依托河图算出了哪里该挖、哪里该堵,哪里能断水、哪里能排洪,治好了水患。河图在神话中所起到的作用,其实就是地图的作用之一。

《史记·夏本纪》记载大禹治水的时候,“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说明古人已经开始使用工具量测山河地势,不过考虑到《史记》成书为西汉,太史公司马迁有可能代入了那时候量测地图的认知,来描绘夏朝之事,因此记载可做参考,不可做依据。

史载地图

最早有实证记载的地图则是“宜侯夨(cè)簋(guǐ)”中的铭文——“惟四月辰在丁未,王省武王、成王伐商图,遂省东或(国)图”,这里出现了两种类型的图,一是《武王、成王伐商图》,属于军事形势图,二是东或(国)图,属于疆域图,都是属于地图的一种。

宜侯夨(cè)簋(guǐ)

《尚书·洛诰》中记载周公建造洛邑的时候考察周围的地势情况,然后“伻来以图及献卜”,将周围情况同卜算的结果告知成王,然后得到允许建造都城,这其中透露出建城之前需要有城市地理环境图,因为《尚书》几经丢失修补,这样内容只能作参考,不过,何尊的铭文确实证明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过。

西周晚期的“散氏盘”中铭文里面记载了夨国攻打(偷袭)散国的田邑,造成散国损失,于是由夨国割田地二区以为赔偿,最后将所割田地绘图交给对方,这里铭文所讲的就是“图”,实际上讲的就是地图中的土地权属图

散氏盘

同样是西周晚期的“无叀(zhuān)鼎”铭文则是有“王各(格)于周庙,述(遂)于图室”,而“善夫山鼎”的铭文里面同样有“王才(在)周,各(格)图室”,说明在西周的时候不仅有各种各样的地图,还有专门放地图的“图室”。

善夫山鼎

进入春秋战国时期之后,随着诸侯之间的纷争加剧,频繁的战争也让所有人意识到地图在军事上的重要性,不同的兵书里面也都有各种关于地图的记载,可惜的是这些地图并没有留存下来。《管子》一书中则有专门的地图篇,对地图的内容,地图在战争中的作用以及如何来利用地图做了详细的论述。

“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

记载先秦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文化、风俗、礼法等内容的《周礼》,最初名为《周官》,在汉代整理先秦经籍后面世,经过一些考古材料的印证,该书并非西周的作品,而是成书于战国时期,不过也保留了大量的西周史料。

这本书中对不同地图(按照制图区域可分为三种,按照功能可分为十种)有详细的描述,说明在当时地图因为其用途就已经开始了详细分化。

《周礼》中的地图

地图类型

内容及作用

种类

天下图

包括王畿、邦国及少数民族地区在内的全国性地图

按照区域划分

区域图

各诸侯国所献的地图,应为其国所在区域的地图

城区图

包括宫室和闾里(居民所在区域)

行政区划图

具有划分邦国、都鄙区域界线的功能

按照功能划分

山川地形图

对不同的地形、地貌已有了细致的区分

人口户籍图

伴随户籍制度的所建立,确定户籍与人口

植被物产图

记载不同地方的特产、牲畜和作物等内容

城邑规划图

把城市建设中的规划都绘成图样,并加以收藏存档

地质勘探图

全国矿产分布的概况

军事要塞图

标绘各地险要、道路的军事地图

土田疆界图

标记土田疆界、土地权属的地图

农田水利图

来修建农田水利设施的图样

墓地规划图

王族墓地、民间墓地修建时参考的地图

同时,其中还记载了较为完密的地图档案管理制度,包括地图的绘制、典藏、保管等,除了天府用于储存供周王室专用的国家档案,司书掌握国家典藏档案的副本之外,不同职能部门负责保管本职活动中形成的地图。

《周礼》中地图的机构与职官

机构

职官

所掌地图及职能

天官系统

小宰

依据户籍和地图,评断闾里间有关住宅地的纠纷

内宰

职掌是负责登记宫中人员的名册以及绘制宫中官府地图, 以施行有关内宫的政令。

地官系统

大司徒

负责掌管天下各国的地图与户籍,包括地产、疆域、物产、采邑等

小司徒

大司徒副手,依据地图来判决有关土地的争讼

遂人

掌管王国野地,按照地图划分田野、制定县、鄙等

丱人

掌管矿产,选择开采地,绘成地图交给开采者,巡视是否有人违犯禁令

春官系统

冢人

掌管王的墓地,辨别墓地的范围并绘制地图

墓大夫

掌管民间墓地,绘制地图,依照地图处理民间争夺墓地的纠纷,并指挥下属分守各处墓地

夏官系统

司险

负责了解军事险要,掌管九州的地图,以遍知各地山林、川泽的险阻,并开通其间的道路

职方氏

掌管包括“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九貉、五戎、六狄”在内的疆舆地图

秋官系统

司约

收藏保管具有法律上起凭证作用文书,会有土地权属图相关的内容

冬官系统

匠人

掌管相关规划设计图

从以上的内容可以看出地图对一个国家的重要性所在,春秋战国诸侯纷争不断,将奉献地图或进贡地图视为一个国家割让土地或者降服于其他国家。也正是因为这种习惯才会为荆轲刺杀秦王提供了条件。

古代地图的存在,不仅有文字材料的记载,也有实物佐证。

实证地图

目前,中国现存最早的地图是战国末期的放马滩地图,也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实用地图。1986年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了7幅绘在木板上的地图,地图上有居民点、道路、建筑等社会经济要素标注,也有山脉、河流、关隘等自然地理要素。

放马滩地图

这7幅地图上不同的文字注记和符号注记,表明地图的类型和作用并不相同,却也存在着相互关系,说明了不同地图配合辅助完成所需要的军事、管理等作用。

放马滩地图所展现出来的实用性与专题性,说明中国传统地图学的绘制,在战国后期就已经初步形成,并且奠定了中国古代地图绘制的基本规范,长沙马王堆出土的汉代《地形图》、《驻军图》沿用了相似的技法和特点。

驻军图

在河北平山出土的钢版墓域建筑规划图——中山兆域图,绘制的是战国时期一个小诸侯国“中山国”第5代国王的王陵,则是属于已发现之最早的建筑平面规划地图,亦为世界最早有比例的铜版建筑图。其中文字注记三十三处、数字注记三十八处,标示了中山王、王后及殡妃的5座陵墓上建筑的方位, 还用文字和图形符号详细标注了王陵的“堂”、“宫”、“门”的位置。

出土文物

复原图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所搜集的六国旧图不足以支撑统治的需求,在统一度量衡的基础上,对全国的山川扼要、人口户口、兵要地形、物产分布等内容进行勘测绘制,形成了“秦地图”

刘邦进入关中之后,萧何将这些资料全部收纳,进而支撑了刘邦在多次失败之后依旧能够东山再起,最终赢得楚汉争霸的胜利。

可惜的是,这些图集在东汉末年董卓之乱中因为火烧洛阳造成散佚,让人无法了解其详细情况。

不过,制图的规范和技术,却一直在随着历史缓缓前进。

发布于 2025-07-10 10:13
收藏
1
上一篇:1分钟速记欧洲版图轮廓,想忘都难! 下一篇:我国地图之谜,揭秘为何无法准确显示你的真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