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图的前世今生,从图解表达技艺到现代快速制图革命

地图的前世今生,从图解表达技艺到现代快速制图革命"/

地图的前世今生:从用图解表达到快速地图制图
一、地图的起源
地图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古巴比伦人就开始使用地图来记录土地和资源。在中国,地图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当时的地图主要用于军事和地理研究。
1. 古代地图
古代地图通常以图画的形式出现,用图解表达地理信息。这些地图多用于航海、军事和天文观测。例如,古希腊的埃拉托斯特尼绘制了第一张世界地图,用简单的线条和符号表示山脉、河流和城市。
2. 中世纪地图
中世纪地图在形式上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更为详细和精确的地图。这一时期的地图开始使用拉丁文标注地名,并引入了比例尺。同时,地图的绘制技术也有所提高,如使用经纬网来表示地理位置。
二、地图的发展
1. 文艺复兴时期
文艺复兴时期,地图绘制技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地图学家如亚美利哥·维斯普奇、马丁·瓦尔德塞米勒等,利用航海探险的数据,绘制出了更为精确的世界地图。
2. 近代地图
近代地图在精度和实用性方面有了很大提高。地图学家开始使用三角测量、天文观测等手段来获取地理数据,使得地图的精度大大提高。同时,地图的用途也日益广泛,如城市规划、交通规划等。

相关内容:

封面新闻记者 田之路

从古至今,地图已经从简单的图案表达变成了社会化服务的工具。近日,四川测绘地理信息局科技领军人才周启就为大家讲述地图的前世今生。

地图是一门古老的学科,是先于人类文字形成的用图解语言表达事物的工具。我国古代早在魏晋时期,著名的地图学家裴秀便创立了世界最早的完整制图理论——“制图六体”,分率、道里、准望、高下、方邪、迂直,翻译成今天的地图术语就是比例尺、距离、方位、高程、坡度起伏以及实际的高低起伏距离与图上距离的换算,这一理论深深地影响了后来中国传统地图的绘制,也是我国传统制图理论的基础。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地图制图研究的是地图的内容和表示方法、地图符号设计、编图技术方法、各要素的制图综合(数据处理)、地图编辑和设计等。

地图具有可量测性、直观性和一览性的特点,是最受欢迎的地理信息服务形式,与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地图在社会经济建设、规划管理、知识传播、文化宣传、出行导航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计算机出现之前,编制一幅地图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地图的数据源更加趋于多源化,以RS、GIS、GPS为代表的空天地一体化测绘技术为地图数据的获取、处理和更新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计算机科学的发展也为地图数据的输入、显示和输出提供了软硬件环境和方法,制图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人们对地图需求的日益旺盛,人们对于地图编制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利用测绘地理信息数据快速编制一幅地图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利用基础测绘数据建设了多尺度地图数据库,并将地图设计和编制过程中的经验知识归纳总结形成地图知识规则库,研发了快速地图制图系统,利用该软件在制图时只需确定地图的范围和比例尺,系统将自动获取数据并符号化,再经过特殊制图效果处理,最后自动生成注记和专题信息,并自动整饰地图,在一个小时之内便可得到一幅完整精美的地图。

该系统大大提高了地图编制效率,利用该系统编制的地图已经在自然资源调查监测、国土空间规划、防灾减灾、生态保护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测绘服务。

在地图社会化服务方面,自然资源部第三地理信息制图院还建设了“图知四川”微信地图服务平台,研发了在线动态地图平台,极大的丰富了地图产品形式,推进了地理信息成果社会化应用和快速共享服务。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欢迎向我们报料,一经采纳有费用酬谢。报料微信关注:ihxdsb,报料QQ:3386405712】

发布于 2025-07-10 10:13
收藏
1
上一篇:每日一词 | 探秘地图,解锁世界奥秘的钥匙 下一篇:1分钟速记欧洲版图轮廓,想忘都难!